详细的教案能够帮助教师明确每节课的重点与难点,确保教学的针对性,通过精心编写教案,教师能够提高课堂管理能力,28范文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蒙氏分类舀教案推荐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蒙氏分类舀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了解垃圾的危害,学会给垃圾分类。
2、知道垃圾可以变废为宝,萌发幼儿保护周围环境的意识。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初步培养幼儿有礼貌的行为。
活动准备:
1、自制课件。
2、各类垃圾实物若干。
3、用大纸盒自制的红、黄、绿分类垃圾桶各一个。
活动重难点:
了解垃圾危害,学会保护环境。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课题。
1、我们的幼儿园美不美?你觉得什么地方漂亮?(鼓励幼儿大胆说出来)
2、但是呢,我们小朋友也发现了幼儿园有不美的地方。你觉得什么时候我们幼儿园不漂亮(幼儿交流)老师也发现了,当幼儿园有垃圾的时候,花草被破坏的时候就不好看了。
二、看课件1,谈谈垃圾的危害。
1、今天老师请小朋友看一些图片,仔细观察,看你能发现什么?
2、引导幼儿讨论
(1)你们看见了什么?
(2)有垃圾的这些地方给人什么感觉?对环境有什么影响?
(3)如果我们的'周围都是垃圾,生活会变得怎么样?
三、怎样保护环境。
1、引导幼儿积极探讨:知道了垃圾有这么多害处,那么现在和好朋友一起想一想,怎样才能保护我们幼儿园的环境,让我们的幼儿园变得更美呢?
2、师小结:小朋友说的真好,都知道不能乱扔垃圾,垃圾要放进垃圾桶。可是垃圾有许多种,垃圾桶也有不同的颜色,你们知道垃圾应该怎样放吗?
四、看课件2,学会给垃圾分类。
1、认识三个垃圾桶,了解垃圾的分类。
绿色垃圾桶:它叫可回收垃圾桶,像纸类、金属类、塑料类、玻璃等是可以收回去经过消毒、加工还有用处的垃圾是它的好朋友。(请个别幼儿说说知道哪些垃圾是可回收垃圾)
黄色垃圾桶:它叫不可回收垃圾桶,一些不能再利用的垃圾是它的好朋友。主要是厨房垃圾,如菜叶、剩饭菜、果皮等。(请幼儿说说知道哪些垃圾是不可回收垃圾)
红色垃圾桶:它叫有毒、有害垃圾桶,废旧电池。荧光灯、过期的药品、化妆品是它的好朋友。
2、幼儿张贴垃圾图片。垃圾桶就是垃圾的家,老师这里有一些垃圾图片,你们能帮助它们找到家吗?找到了就贴到它的家里去吧!(幼儿张贴如有错误请个别幼儿纠正,并说出原因。)
五、欣赏没有垃圾的优美风景。
1、小朋友真能干,如果每一个人都爱护我们的环境,那么地球会变的怎样呢?
2、(看课件)你觉得这样的环境好吗?每天在干净、漂亮的地方生活,心里会是什么感觉呢?
六、看课件,参观环保小制作展,了解有些垃圾可以变废为宝。
1、我们都知道垃圾危害着人类和地球上生物,但是有些垃圾还能变成宝贝呢?想看看吗?
2、幼儿看课件后引导幼儿说出自己的发现。延伸活动:为幼儿园设计制作环保垃圾桶。
蒙氏分类舀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简单了解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的特点,知道乱扔垃圾对人们生活的危害。
2.能将垃圾进行简单分类并记录。
3.愿意做生活的小帮手,懂得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活动准备:
1.教师自备视频(整洁、卫生的小区,垃圾遍地的小区),幼儿生活中常见的垃圾的图片,垃圾分类标志图片。
2.垃圾袋、簸箕、夹子等若干。
3.“幼儿学习材料”—《能干的我》。
活动重难点:
1.重点:简单了解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的特点,知道乱扔垃圾对人们生活的危害。
2.难点:能将垃圾进行简单分类并记录。
活动过程:
1.播放视频《垃圾遍地的小区》,引导幼儿了解垃圾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危害。
提问: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你会有什么感受?
小结:垃圾破坏我们的.生活环境,污染水源和土壤,传播疾病,危害着我们的身体健康。
2.出示幼儿生活中常见的垃圾的图片,帮助幼儿认识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
提问:图片中哪些垃圾是可以回收的?(纸盒、瓶子等)哪些垃圾是不可以回收的?(水果皮、菜叶、剩菜剩饭等)为什么?
小结:能够被重复利用的垃圾叫作“可回收垃圾”;不能被重复利用、在自然条件下容易分解的垃圾叫作“不可回收垃圾”。
3.创设“我给垃圾分分类”游戏情境,引导幼儿尝试按照可回收和不可回收将垃圾进行分类。
(1)请幼儿观察垃圾分类标志图片,认识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的标志讨论垃圾分类的方法。
(2)请幼儿操作图片,给垃圾分类,简单记录分类结果。
4.组织“我做小小清洁员”实践活动,引导幼儿感受整洁环境的美好。
(1)播放视频《整洁、卫生的小区》,引导幼儿观察整洁的环境,感受整洁的环境带来的方便和舒适,激发幼儿保护环境的热情。
(2)组织幼儿走进社区,捡拾垃圾。
给幼儿提供捡拾垃圾的工具和垃圾袋,带领幼儿走进社区,帮助清理小区里的
各种垃圾,向社区居民宣传不要乱扔垃圾,要保护环境活动结束回到班级后,提醒幼儿认真洗手。
活动延伸:
1.指导幼儿在班级中、家中创设垃圾回收区域,鼓励幼儿分类投放垃圾,重点引导幼儿了解废电池含有毒重金属,要单独处理。
2.指导幼儿阅读《能干的我》第15-16页,按要求用线连一连,帮垃圾分分类,说说废旧材料制作的创意。
蒙氏分类舀教案篇3
设计意图:
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随着资源的不断开发,资源浪费的日益严重,环境保护越来越受到重视。幼儿是祖国的未来与希望,抓好幼儿时期的环保教育是刻不容缓的。本次活动幼儿通过对垃圾分类的认识,进一步了解垃圾分类的意义,时期树立初步的环保意识,为环保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活动目标:
1.能区分可回收垃圾,有多垃圾,其它垃圾并能正确分类。
2.养成不乱丢垃圾的习惯,建立初步的环保意识。
3.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4.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重点:
能对废旧物进行分类,并认识相应的分类标志。
活动难点:
在对废旧物分类的基础上,能分辨出那些是可以循环利用的。
活动准备:
ppt
活动过程:
一、说来信
地球妈妈生病了,他浑身不舒服咳嗽打喷嚏你们知道原因吗?原来每天人类都会造出那么多的废物和垃圾堆积在她的身上,使她又脏又乱,还有累,你们有什么办法,帮帮地球妈妈吗?
二、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垃圾分类
1.一般采用三角形循环的三个箭头来表示可回收垃圾.像纸类,塑料,金属,织物都属于可回收垃圾。
可回收垃圾还包括废纸和纸制品,衣服和针织物,塑料制品,金属。
2.大家观察一下,这个图标也是一个三角形,不过只有两个箭头,而且箭头朝下这叫其它垃圾。
其他垃圾包括可回收物和有害垃圾外的厨房,烟蒂,尘土,一次性尿布等。
3.这个标志小朋友应该能猜到吧,它呢,就是有害垃圾。
像废电池过期药品,油漆桶,荧光灯管都属于有害垃圾。
三、现在来考考你们都记住了吗?
像废电池,它属于有害垃圾。
纸和塑料杯都属于可回收垃圾。
西瓜皮,桔子皮它都属于其它垃圾。
四、小朋友们,简直太棒了,我替地球妈妈,谢谢大家!
希望大家今天回家以后把这些知识讲给爸爸妈妈,老师相信在小朋友们的宣传下地球,妈妈会越来越美的,再也不会生病了
教学反思
在本次活动孩子们都是积极的参与到活动来,一开始我神秘的出示以后各孩子们生活中的垃圾袋,从里边出示一些常见的垃圾,将孩子带到垃圾的情境中,又用游戏法,请小朋友尝试根据u盘中的垃圾分类游戏,让孩子们在游戏中了解生活中的垃圾,再到体验垃圾分类,作为导入环节,从本次课孩子们的表现看是比较好的。在第二个环节中孩子们来讨论垃圾的用处时,个别孩子对这个概念的含义理解不够,因此在这个环节中就显得操作有一定的难度,这就需要教师调整教学法,往后再设计时要考虑到不同能力孩子的发展水平,当然在活动中旧的体现一定的层次性,满足不同幼儿的发展需要。虽然孩子们对本次活动中设置的实物分类游戏也是很感兴趣,但是由于投放的材料较单一,造成能力强的孩子很快就完成了,而能力一般的孩子也没没困难,因此在后面制作分级分类的标志时孩子的思维很活跃,设计出各种各样的标志,但是本次活动也存在着许多的不足,也需要往后的学习,来改正和提升自己。
蒙氏分类舀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乐与参加数学活动。
2、能发现物体的特征并进行分类排序。
3、学会根据物体特征做标记。
重点:
学会根据物体特征做标记。
难点:
能发现物体的特征并进行分类排序。
活动准备:
1、教具:彩色鱼9条(由3种颜色组成,大中小各3条)鱼缸图片3张,红、黄、蓝三色标签各一份
2、学具:幼儿用彩色鱼,人手9条,形状颜色同教具相同
活动过程:
1、念儿歌进教室
边念儿歌(附后)边做动作进教室,为下面的活动做铺垫。
2、出示教具(集体活动)
(1)、出示彩色鱼,无规律排放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几位小客人来到我们苗9班,小朋友们想知道是谁吗?”
(2)、引导幼儿发现彩色鱼的特点
“我们来看看这些小鱼好看吗?它们都有些什么颜色?它们的颜色都是一样的吗?我们来看看它们还有什么不同啊?”
3、出示学具(个别活动)
“小鱼们今天遇到一个难题,想请我们聪明的小朋友帮帮它们,好吗?刚刚小鱼们看到我们小朋友进教室的时候排队排的很整齐,它们也想排个队,请小朋友们帮它们也排个队好吗?”
幼儿按照自己的'想法为彩色鱼排列,教师巡回指导。活动结束后收学具,放回学具袋并且放回椅子下面。
4、交流小结
师“刚刚我发现有很多的小朋友都用了很多的方法来为我们的小鱼排队,那我想请几位小朋友上来将你的方法排给其他小朋友看看”
请2—3位幼儿示范。
小结:彩色鱼的排列可以是按照从大到小,从小到大,相同颜色放一排,花纹相同的放一排等方法进行不同的序列。
蒙氏分类舀教案篇5
教学内容:
教科书38页、40页练习六1~3题
教学要求:
1、引导学生观察商场实物的摆放情况,初步感知分类的意义;通过操作学会分类的方法。
2、通过分一分、看一看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判断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
4、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难点:学会物体进行分类方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你们家买回了鸡蛋、肉通常放在哪里?买回了衣服、裤子放在哪里?买回了皮鞋、球鞋又放在哪里?
2、同学们每天晚上睡觉前为不为第二天的上学作一些什么准备工作?
师:养成比较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对一个人非常重要,刚才谈到的几件事情都和分类有关,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分类的有关知识。揭示课题(板书:分类)
二、新授
1、出示主题图1(两名同学正在整理书包画面)
观察:图上画的是什么?仔细看看,他们的桌上有些什么?他们在干什么?
出示主题图2(两名同学整理好书本画面)
观察:他们是怎么整理的呢?(师用教鞭指图,引导学生观察)
把你自己看到的和想到的给你的同位说一说,同位之间互相说,师参与各组讨论。
两名同学上讲台指着主题图给全班同学讲一讲图上两位同学是怎样整理这些书和本子的。
师小结:女同学把书和本子按学科分成了两类,一类是和语文有关的书和本子,一类是和数学有关的书和本子;
男同学把书和本子按种类分成了两类,一类是课本,如语文、数学书,一类是所有的本子。
问:他们分的'方法一样吗?
说明他们是按不同的标准分的类。
2、你们也愿意整理一下自己的书包吗?(板书:整理书包)
(1)生把书包里的书和本子全部拿上来放在课桌上、分类整理
(2)想一想你打算怎么整理?
(3)生分类整理,师巡视并参与学生的整理。生分好后把自己是怎么做的和同桌说一说
(4)生汇报自己的做法,展示自己分类整理的结果。分成了几类?每一类有些什么?为什么这样整理?有什么好处?生充分说
师:分类整理了以后不但觉得整齐些,好看些,更重要的是方便我们的查找。生收回书包,师巡视。
三、巩固
1、学生拿出学具,红色小圆片,大正方形,黄色大圆片,小正方形,在桌上摆一摆,挪一挪,进行分类。师巡视。
几个学生上台展示自己分类的结果,同时向大家介绍自己是按什么分的类
按颜色分
按大小分
按形状分
2、出示人物头像,生拿出同样的印有人物头像的作业纸(如图)
这幅图里有些什么人物?我们一起来认一认
问:你打算怎样把他们怎样分类?同桌讨论,怎样把分类的结果表示出来?(生动手将以上人物采用作记号,连线等方法分类)
投影、演示学生的分类结果,汇报:按什么分的类?每类里有些什么?(如按年龄分,按性别分,按戴没戴眼镜分)
3、游戏:
(1)十名同学上台,台下同学提议,怎样把台上同学分成两类?一生指挥台上同学分开(如按性别分,高矮分等)
(2)师给其中8名同学戴上帽子,(帽子有三种颜色,二种形状)台下同学再提议,怎样把台上同学分成两类?一生指挥台上同学分开。
(3)把8名戴帽子同学按帽子的特点再分类,你打算按什么分?分成几类,一生指挥台上同学分开。
4、电脑出示车子图,同位讨论怎样把这些车子分类?(如颜色分,按轮子个数分,按跑的快慢分,按机动非机动分等)
演示分类结果,把哪些车子作为一类?为什么?
5、出示思考题图,师:能不能靠自己独立思考一口气把它们有哪几种分法都说出来?
生开书,思考,口答,说明理由
四、小结
今天,我们通过整理书包继续学习了分类,生活中有时候一些东西可以根据我们的需要按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分类整理了以后不仅显得整齐好看些,也还可以给自己提供很多方便,在生活中你们见过哪些分类的现象呢?(生充分说。)
作业:到图书馆或书店看一看,图书是怎样分类的?
蒙氏分类舀教案推荐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