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瓢虫的教案推荐7篇

时间:
Gourmand
分享
下载本文

一份优秀的教案能够帮助教师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促进他们的独立学习,教师在完善教案时,要广泛征求同事的意见,以弥补自身思考的局限性,​,28范文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小瓢虫的教案推荐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小瓢虫的教案推荐7篇

小瓢虫的教案篇1

一、活动目标:

1、在巩固幼儿对9以内数的认识,培养幼儿按数量分类的能力。

2、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

3、乐意大胆地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大家。

4、遵守社会行为规则,不做“禁止”的事。

二、活动准备:

1、画有6个点、7个点、8个点、9个点的纸制瓢虫若干;

2、一棵有6个点、7个点、8个点、9个点的树叶的大树。

三、活动重点、难点:

让小朋友准确地找到瓢虫所对应的树叶。

四、活动过程:

1、引起兴趣:

今天,诸老师邀请了一个非常可爱的朋友来我们班里,猜猜它是谁?

教师与幼儿共同玩手指游戏小瓢虫,引起幼儿游戏的兴趣:

小瓢虫,小瓢虫(上下弯曲手指),

爬来爬去的小瓢虫(四指作爬行状),

紧紧追上大害虫(加快爬行速度),

一口把它吃干净(停下,作吃状)。

2、领养瓢虫

(1)那么多小瓢虫,让我们来找个小瓢虫做朋友吧。(每个幼儿领养一个小瓢虫)。

(2)我们一起来看看我们可爱的小瓢虫朋友们,看看他们有什么不同吗?引导幼儿数数瓢虫上有几个点,用这个方法来确定是几星瓢虫。

(3)小瓢虫都有自己的名字,看!它身上有几点就是几星瓢虫了!

(4)请你数一数你的瓢虫宝宝背上有几点?你是怎样数的?(小结:可以从上数到下或者从左数到右)

(5)你的朋友是六星瓢虫的站出来,请幼儿帮助检查。

你的朋友是七星瓢虫的.站出来,请幼儿帮助检查。

你的朋友是八星瓢虫的站出来,请幼儿帮助检查。

你的朋友是九星瓢虫的站出来,请幼儿帮助检查。

3、帮助瓢虫找树叶

小瓢虫请小朋友能帮它们找到它们活动的小树叶:请幼儿找到相应的有相同点数的树叶,并将瓢虫放到相应的数字树叶上。让我们和可爱的小瓢虫一起去玩吧!

五、活动结束:

让找得最快的小朋友讲讲他是怎么找到的,并对今天表现好的小朋友给予鼓励。

六、活动延伸:

请小朋友回家将今天他是怎样帮助小瓢虫找树叶的过程将给爸爸妈妈听。

活动反思:

数学活动对于小朋友来说是个很愉快的课程,因为整节活动中游戏的时间多,而且小朋友动手操作的机会比较多,但是要让孩子们能真正的理解这节教学活动的内容,并做到熟练掌握、灵活运用却不是那么容易。

小瓢虫的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在观察图片、与老师的交流中用绘画的形式表现七星瓢虫的外形特征。

2、用来涂七星瓢虫的的身体,用柳条添加背景,初步让感受画面的完整性。

3、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4、胆尝试绘画,并用对称的方法进行装饰。

5、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活动准备

黑色蜡笔,、绿,绿色蜡笔

用黑色蜡笔画七星瓢虫的外形与黑点,用蜡笔色涂瓢虫

活动过程

1、欣赏与讨论

(1)这是什么虫?(七星瓢虫)数一数这个瓢虫身上有几个小圆点?几个?几个小?长在哪里?(有七个圆点,左右翅膀上各有三个圆点,中间一个圆点,左右翅膀个一半。)身上除了有点还有什么?(有脚),有几条呢?让孩子来数,并说说是怎么长的?

(2)七星瓢虫身上有几种颜色?什么地方是黑色?什么地方是?(头部、触角、圆点和六条腿是黑色,翅膀是。)

实录:周志尧:我知道,是七星瓢虫。

李之颖:身上有七个点。

徐暖心:圆圆的身体上腿。

李欣怡:头上没有腿,尾巴上没有腿,只有身体上有腿。

胡真豪:一边有三条腿。

赵佳榆:瓢虫身上穿了的衣服,七个点是黑色的。

……

分析:这个环节中主要让孩子结合图片和自身的经验,通过孩子的观察和交流知道七星瓢虫的外形特征,从孩子们回答的问题中看出,孩子对七星瓢虫有一定的知识经验,一上来,孩子就说出了它的名字,通过图片和与同伴间的交流细化了对主体瓢虫的认识,特别是腿的分布,黑点在身上的摆放等作了进一步的了解,为下面的绘画作了有力的铺垫。

2、教师介绍

瓢虫一家有许多的种类,要从那些圆点上去分辨,有一个圆点的是一星瓢虫,有七个圆点的是七星瓢虫,没有圆点的是红瓢虫,他们都是益虫,今天,我们来画益虫,不要画害虫,要把圆点画准确。

3、表现七星瓢虫的外形特征。

我们把七星瓢虫变到纸上来吧,看。老师是怎么变出来的?画圆形问幼儿这是七星瓢虫的什么部位?(身体)对了,在圆形外面画上半圆形问画了什么?(头部)……一只七星瓢虫妈妈变出来了,你们会变吗?快来变一变。

分析:老师用简单熟悉的图形让孩子知道怎么来用绘画的形式表现主体的特征,而且在绘画过程中一直与孩子来互动没,这样孩子就能在脑中一下子形成了怎么能画瓢虫的画法,老师在画脚的过程中故意把脚画在尾部了,让孩子在找错的过程中进一步强化脚的方位。在引导孩子画出不同小的瓢虫时,还请来了孩子进行示范,在示范中不断强化瓢虫的画法,孩子示范中发现脚的数不能很好掌握,在与下面的孩子一起数一起找的过程中逐步解决了这个难题,效果较好。

4、创作要求

七星瓢虫的妈妈说,我还有很多宝宝的,我想友来一起变出来吧,有的从这边爬过来,有的从上边爬下来,你们会变出来吗?

分析:在这个环节中象孩子提出了绘画要求,让孩子知道今天要画什么,怎么画,使孩子带着目标去做,同时在孩子绘画的过程中,老师也对不同层次的孩子作不同的指导让孩子在自己原有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提高。

5、幼儿作画

(1)注意瓢虫造型,认真判别位置,腿的方向要向后(否则腿就断了),身体两边各三条腿,头部和尾部没有腿。

(2)引导幼儿能画出向不同方向爬的瓢虫,同时注意到小的来排列在画面上。

(3)用黑色蜡笔画好轮廓、涂好黑色后再去用或橘涂在瓢虫身上。

(4)最后添加柳条作为背景。

分析:在其他班看见幼儿画瓢虫时,几乎张张画面上只画一只瓢虫,他们的想像力、创造力没有充分发挥出来。所以,我引导的时候也特别重点让孩子添上小的向不同方向爬动的`七星瓢虫。在引导时我也担心很多孩子不能做到这一点,但从孩子的作品看,很多宝宝多能做到,提高了画面的丰富性发挥了孩子的想象力。

活动反思:

这个年龄段的幼儿,绘画只关注要表观的主体,往往忽略对背景的描绘,因此画面比较单调。针对幼儿的这一特点,我也引导幼儿第一次为画面添画背景,柳条,设计了《小瓢虫到柳条上去旅行》的活动。以拟人化的口吻引出瓢虫的一家,激发他们想像瓢虫一家旅行的情景。紧接着,老师运用透明的教具,演示小瓢虫旅行的场所,从幼儿曾经画过的内容入手,启发他们进一步想像瓢虫还能到什么地方去旅行。这样,老师就很自然地调动了幼儿已有的绘画经验。然后,老师在进一步启发幼儿展开联想,充分发挥幼儿想像力的基础上,提出了具体的绘画要求:先用深色的笔画出小瓢虫的一家,然后用绿色的颜色画出瓢虫旅行的地方,即背景?(柳条)。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关注幼儿不同的行为表现,找准幼儿活动中的困难和需求,并用幼儿喜欢的方式加以指导。从效果上可以看到,幼儿充分表现了自己的想法,画面内容丰富、富有童趣,活动满足了幼儿的创作和表达的欲望。从中也看出,老师的引导到位的话,能不断提高孩子的表现欲望。

小瓢虫的教案篇3

活动背景:

活动之前孩子们已经掌握了长方形、正方形、圆形、三角形、椭圆形等平面图形的本质特征,为本和活动的教学作好了一定的知识、技能准备。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梯形的特征,在各种图形中正确找出梯形。

2、发展幼儿的分析、判断能力。

3、引发幼儿学习图形的兴趣。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各类图形若干、图形拼图---机器猫、塑料筐若干、幼儿作业纸每人一份、彩色笔,每人一支。

活动过程:

(一)幼儿自选图形,激发学习兴趣。

小朋友,看到桌子上有很多图形了吗?让幼儿自选一个图形,说说你选的是什么图形。引出本次活动的---认识梯形。

(二)初步认识梯形,了解梯形特征。

(1)这是什么图形?请幼儿说说梯形的特征。重点引导幼儿掌握梯形的特点,请幼儿观察说说梯形有几条边?一起数一数。看看上、下两条边是怎样的?总结出一共有四条边,上下两条边一条长一条短,并且是平行的另外两条边是不平行的。

(2)出示图片,我们一起来把机器猫身上的梯形都找出来,如果找到了,就可以把梯形从机器猫身上拿下来。如果找到了,就可以把梯形从机器猫身上拿下来。

(3)幼儿找梯形,集体进行检查分析。

(三)独立寻找梯形,巩固了解梯形特征。

(1)分发作业纸,梯形宝宝现在藏到这里了,我们按找梯形的方法,将找到的梯形宝宝用线圈住。

(2)检查孩子们作业的'情况,及时纠正错误。

(3)送图形宝宝回家。请幼儿将老师准备的各类图形(梯形、长方形、正方形、圆形、三角形、椭圆形等平面图形)送回相应的筐子里。

活动反思:

1、游戏是幼儿喜闻乐见的一种娱乐形式,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教学内容,开展一些与教学有关的游戏活动,是激发幼儿学习,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的途径。本次活动的气氛轻松,将游戏融入到了活动中,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让幼儿在不知不觉的情况下认识了梯形。

2、幼儿接受知识的能力是由易到难的,因此在活动环节的设计也应该遵循这个原则,从认识梯形----直角梯形----等腰梯形,然后再是各种图形的混合体,最后是每一个孩子的独立思考,作业,每一个环节都是环环相扣,由浅入深。

3、本次活动适合本班幼儿,但有1个孩子参与不积极,原因是近期请病假,对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认识不清,有畏难情绪,在老师的引导下能够完成了任务,在今后的活动中,老师要有意识地帮助孩子。

小瓢虫的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能点数6以内的数,并进行6以内数的点物匹配。

2、积极参与活动,体验操作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画有1—6个斑点的纸制小瓢虫若干。

2、瓢虫的家背景布置、毛线小虫若干、胶水棒。

活动过程:

一、以谈话方式导入,引出瓢虫宝宝。

t:小朋友们,现在是什么季节啊?对了,美丽的春天来了,小动物们都爬出来晒太阳了。你们猜猜谁会来呢?让我们一起把他们请出来吧!

二、利用图片练习手口一致的数6以内的数。

1、出示3只瓢虫,请幼儿观察瓢虫宝宝的外形特征。

师:瓢虫宝宝长什么样?

幼:圆圆的身体、有眼睛和触角,背上有斑点。

2、比较三只瓢虫不同的地方。

师:这些瓢虫长得一样吗?什么地方不一样?颜色不一样,斑点也不一样多。你能一样看出来它有几个斑点?这个呢?这个呢?让我们一起数一数。

三、利用游戏,进行6以内数的点物匹配。

1、通过照顾小瓢虫,巩固手口一致数6以内的数

师:瓢虫宝宝的妈妈生病了,想请小朋友帮忙照顾瓢虫宝宝,请你选一个瓢虫宝宝来照顾,拿到后看一看你的瓢虫宝宝身上有几个斑点?是什么颜色的'?再给他们取一个好听的名字。(教师分发瓢虫)谁来告诉大家,你的宝宝背上有几个斑点?它叫什么名字?

2、游戏“小瓢虫抓害虫” 。

(1)师:今天你准备带你的宝宝去干什么呢?你们都是能干的爸爸妈妈,可是,瓢虫宝宝们肚子饿了,它们已经一天没有吃东西了,怎么办呢?你们知道它们喜欢吃什么吗?对了,它们最喜欢吃虫子,我们带着瓢虫宝宝去抓虫子吧,可是,要抓几条虫子它们才会吃饱呢?我们一起来问问它们:你要吃几条虫子啊?哦,瓢虫宝宝说了,我的背上有几个斑点,我就要吃几条虫子。

(2)我们一起先来给这只瓢虫送吃的。你们想想,这只瓢虫要吃几条小虫?一起来数一数。教师示范喂虫子。问问它:“你吃饱了吗?“这两只瓢虫谁来给他们找吃的?”(请幼儿个别操作)

(3)现在,我们大家一起到后面给你的宝宝找虫子吃吧。

(4)谁告诉我,你抓了几条虫子给宝宝吃?

3、送瓢虫宝宝回家

(1)让幼儿把不同斑点的瓢虫宝宝送回家。

师:“瓢虫宝宝们吃饱了。有点累了,它们想回家休息了,看看这里有几个家?每个家的门牌号码都不一样。可不要送错了。这是几号?这是?等会儿,请你看看瓢虫宝宝身上有几个斑点,就送到几号家庭里,找一张绿色的小床让他们休息一下。谁先来送一送。

(2)请一名幼儿示范送瓢虫妈妈到相应的树叶上休息。

(3)集体送瓢虫回家。

(4)集体验证。

师:看看瓢虫宝宝们有没有休息好了,睡的舒服不舒服?(师幼一起纠正找错树叶的小瓢虫。)

四、结束活动

幼儿让瓢虫宝宝好好休息,轻声离开活动室。

小瓢虫的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在游戏中,尝试运用不同的数数方法,进行7以内的数数。

2、在分组比赛中,体验数数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示范用大瓢虫、幼儿操作小瓢虫若干、背景、2片大树叶。

活动过程:

一、导入

意图:在交流分析中,感受春天万物复苏的热闹场景。

春天来到了,你发现了哪些变化?

小结:春天真是一个万物苏醒的季节,花儿开了,小草探出脑袋了,小鸟、蜜蜂、蝴蝶都飞来了,许多昆虫也来了。

二、瓢虫飞来了

意图:在寻找七星瓢虫的过程中,复习有规律的数数方法,并尝试用目测加点数的方法进行7以内的`数数。

1、出示瓢虫(规律六星、规律七星和随意七星),复习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的数数方法。

这是只几星瓢虫?你是怎么知道的?用什么方法数的?

小结:同种的颜色,用了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的方法数数,一个也不落下,是个数数好方法。

2、出示瓢虫(大小不同七星),尝试目测加点数的方法。

这是几星瓢虫,你是怎么知道的?你用什么方法数的?

小结:用眼睛一看就看到的数字,接着数下去,也是一种数数的方法,可以更快的得到答案。

3、出示瓢虫(封闭状排列的七星和八星),尝试封闭状排列的数数方法。

这是几星瓢虫?请幼儿示范数数。

小结:围成一个圈的数数,我们可以找到一个开始点,接着往下数,每个数字数一遍,一个都不落下,就能知道数字究竟有多少。

4、来了这么多的瓢虫,是不是所有的瓢虫都是我们的朋友?

三、游戏:找七星瓢虫

意图:在找一找的游戏中,巩固多种数数的方法,并感受数游戏的快乐。

1、引出游戏:把害虫抓出来!

2、介绍游戏规则幼儿分成两队,以不同的形式开始比赛,每轮结束后进行检验。

3、幼儿游戏

小瓢虫的教案篇6

一、设计意图:

利用了幼儿所喜欢的瓢虫吸引幼儿的眼球,使幼儿对活动能产生浓厚的兴趣,然后按小瓢虫身上的点数量不等的特点,让幼儿巩固对10以内数的认识,学习按数量分类。小瓢虫背上的点的数是变化很多的,希望通过有趣的游戏活动,让幼儿可以在其中玩数,轻松的'学习。

二、活动目标:

1、巩固幼儿对10以内数的认识。2、培养幼儿按数量分类的能力。 3、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

三、活动准备:

1、画有4个点、5个点、5个点、7个点、8个点的纸制瓢虫若干

2、一棵有4个点、5个点、6个点、7个点、8个点的树叶的大树

四、活动流程: 引起兴趣―帮助瓢虫分家―帮助瓢虫找树叶―结束游戏

五、活动过程:

1、今天,老师邀请了一个非常可爱的朋友来我们班里,猜猜它是谁?

教师与幼儿共同玩手指游戏小瓢虫,引起幼儿游戏的兴趣。

小瓢虫,小瓢虫(上下弯曲手指),

爬来爬去的小瓢虫(四指作爬行状),

紧紧追上大害虫(加快爬行速度),

一口把它吃干净(停下,作吃状)。

2、那么多小瓢虫,让我们来找个小瓢虫做朋友吧。(每个幼儿领养一个小瓢虫)。

我们一起来看看我们可爱的小瓢虫朋友们,看看他们有什么不同吗?引导幼儿数数瓢虫上有几个点,用这个方法来确定是几星瓢虫。

(1)小瓢虫都有自己的名字,看!它身上有几点就是几星瓢虫了!

(2)请你数一数你的瓢虫宝宝背上有几点?你是怎样数的?(小结:可以从上数到下或者从左数到右

(3)你的朋友是四星瓢虫的站出来,请幼儿帮助检查。

(4)你的朋友是五星瓢虫的站出来,请幼儿帮助检查。

(5)你的朋友是六星瓢虫的站出来,请幼儿帮助检查。

(6)你的朋友是七星瓢虫的站出来,请幼儿帮助检查。

(7)你的朋友是八星瓢虫的站出来,请幼儿帮助检查。

3、小瓢虫刚和我说,他们很希望小朋友帮他们一个忙,他们最近造了5幢漂亮的房子,可是就5幢房子,却有那么多小瓢虫,这可怎么办呢?(引导幼儿能说出按瓢虫背上点的多少进行分类)

请幼儿帮助小瓢虫分家。

4、小瓢虫开心极了,有了自己的家,他们还希望请小朋友能帮它们找到它们自己的小树叶(请幼儿找到相应的有相同点数的树叶,并将瓢虫放到相应的数字树叶上)

5、让我们和可爱的小瓢虫一起去玩吧!

小瓢虫的教案篇7

活动目标:

1、了解秋天的小瓢虫的基本特征,体验秋天的美。

2、区别同种色种颜色深浅,初步尝试对比配色。

设计思路:

随着“秋天来了”的展开,孩子们对秋天的虫子产生了兴趣,特别是瓢虫,他们提出了许多问题,比如:瓢虫身上的小圆点都是一样多的吗?瓢虫都是红颜色的吗?瓢虫生活在哪儿?等等。本次活动,我试图借助于孩子这样的一个生活经验,将美术的活动要素融入,以求达到让孩子各方面能力的发展。

从孩子平时的绘画中发现,幼儿涂色不均匀,力度不够,而且同种色深浅对比涂色的经验缺乏,因此,在本次活动中,力图提高与丰富这方面的技能与经验。

环境与材料:

范例,绘画纸

活动过程:

一、欣赏与讨论:

重点提问:

这是什么虫?数数它身上有几个小圆点?几个大,几个小?长在哪儿?

小瓢虫身上有几种颜色?什么地方是黑色,什么地方是红色?

二、教师介绍(分辨深浅色):

1、重点提问:瓢虫生活在哪儿?那怎样让叶子和瓢虫的颜色丰富点呢?

2、引导幼儿找出颜色深浅的蜡笔(红色和绿色蜡笔)。

三、幼儿创作:

观察要点:

1、瓢虫的造型幼儿能否表现出黑点数量、腿的方向以及对称。

2、能否注意画面的深浅配合。

四、引导评价

重点提问:哪些地方深浅配合比较好?

五、活动延伸:

重点提问:小瓢虫是不是都是益虫?

自我反思:

突出重难点:无论是欣赏讨论或者是示范讲解,都凸现了小瓢虫特征,什么地方是红色的,什么地方是黑色的,以及有几个大小的圆点等。因此从作品中看,效果是不错的。

建议:

能够启发幼儿想象创作:在背景添画上,不要注重强调深浅配合,而更应该引发幼儿想象瓢虫生活的环境,添画些叶子和草地等等,这样作品更丰富,更美观。

小瓢虫的教案推荐7篇相关文章:

小壁虎中班教案7篇

小鼓手教案7篇

小蝌蚪教案通用7篇

安全小卫士大班教案7篇

小蜗牛教案7篇

小小鸟教案及反思7篇

小蝌蚪教案模板7篇

小蝌蚪教案及反思7篇

小书签美术教案7篇

我是小导游教案7篇

小瓢虫的教案推荐7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74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