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混合运算教案7篇

时间:
Lonesome
分享
下载本文

结合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进行编写,能让教案更具科学性和针对性,​,教案的结构清晰,可以让教师在课堂上更流畅地进行讲解,28范文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三年级数学混合运算教案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三年级数学混合运算教案7篇

三年级数学混合运算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借助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生感受“先乘除后加减”的道理。

2.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含有两级运算(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运用运算顺序进行计算。

3.培养学生养成先看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教学重点

正确理解和运用含有两级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

理解规定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必要性。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说出各题的运算顺序,再计算。

12+4+30= 2×4×7= 6÷3×2= 15+10-8=

问题: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法、减法运算或只有

乘法、除法运算时,我们要按什么顺序进行计算?

二、探究新知

(一)仔细观察,收集信息,解决问题

问题:1. 观察这幅图,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2.根据这幅图我们能提出什么问题?

3.你能列算式解答“跷跷板乐园一共有多少人”这个问题吗?

跷跷板乐园一共有多少人?

二、探究新知

(二)反馈交流,总结混合运算的顺序

分步算式 综合算式 综合算式

4×3=12

12+7=19

追问:这是谁列的?

追问1:这道题我们先算什么? 再算什么?

追问2 :为什么先算4×3?

说说是怎么想的。

(三)练习辨析,进一步巩固混合运算的顺序

问题:1. 有的同学是这样列式的,和刚才的有什么不同?

2. 加这个小括号什么意思?

3. 不加这个小括号先算谁?

4. 这个小括号该加吗?

5. 用脱式计算的形式怎么算的啊?

说明:这道题有乘法,还有加法,那么我们要先算乘法,再算加法。在算式下面第一行抄下没有参加计算的数(7+),再写出第一步计算的结果(12),在第二行写出第二步计算的结果(19)。

问题:1. 这道题谁会用脱式算一算?

2. 这个算式我们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小结: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三、巩固练习

(一)下面各题第一步要先算什么?把它圈出来

20-8÷2 7×5-3 4+4×6 81÷9+2

问题这些题里有乘、除法,还有加、减法,我们按什么顺序?

(二)小动物回家

(三)下面的计算对吗?如果不对,把它改正过来

四、课堂作业

三年级数学混合运算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地计算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式题。

2.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及计算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

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做题的正确率。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1.板演练习:

(1)88210+1(2)88[2(10+1)]

2.口算:

3.填空:

4.订正板演题。

提问:这两道题是我们以前学过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式题,那么运算顺序是什么?(同级运算从左往右依次演算;有两级运算的四则混合运算,应该先算乘除法即二级运算,再算加减法即一级运算;在含有括号的算式中,应该先脱掉小括号,再脱掉中括号。)

(二)学习新课

1.引出课题。

提问:这两道题与板演题有什么相同之处?有什么不同之处?(相同点:都是四则混合运算;不同之处:板演题是整数四则混合运算,这两道题是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板书课题: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2.讲授新课。

(1)小组讨论:想一想,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什么?

(2)汇报讨论结果: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

(3)讨论例题。

①对例1提出问题:这个算式里含有几级运算?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这个算式含有两级运算,应该先算除法,再算加法。)

试做例1。

用投影仪进行订正,并请有错误的同学找出错误的原因,防止再出现类似的错误。

三年级数学混合运算教案篇3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37页。

教学目标:

让学生掌握含有小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重点:

掌握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顺序。

教学过程:

一、复习

老师板书信息,提醒学生根据“我们组比你们两组的总人数多6人”来列式。 随学生回答板书:18+18×2+6

二、教学小括号的混合运算

1、指板书“18+18×2+6”问:谁能给这个算式加小括号,改变它原来的运算顺序。

2、学生练习:300-(120+25×4)

3、同桌分别练习第2题的两组题,练习完后互相检查。全班交流。

三、巩固练习

1.做“想想做做”第1题。

独立做题,展示部分学生的答案,共同校对。

2.做“想想做做”第2题。

让学生在自己的本子上做一做,并知名扮演。

提问:比较每组题的三道算式,你能发现它们有什么联系,有什么不同吗?

小结:每组三题都是含有小括号的试题,都应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其中每组第2、3题数相同,运算符号也相同,都有小括号,而小括号的位置不同,它们的运算顺序不同,计算结果也就不同了,可见小括号在算式中起了多么大的作用。

3.做“想想做做”第4题。

观察情境图,指名说出题目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谈话;如果我用这样长的线段表示上午运进的140千克,谁能画出表示下午运进的千克数的线段?让学生把线段图补画完整,并表示出所求的问题。

学生各自列式计算

提问:做这道题时你是怎样想的?

4、课堂作业:完成“想想做做”第3、5题。

三年级数学混合运算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进一步帮助学生梳理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只含有同一级运算的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计算;含有两级运算的,按照先乘除后加减的顺序计算;如果有小括号,就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并按照顺序正确计算。

2、在辨析练习中引导学生学会反思、自省和思辨,从而自觉意识到要养成认真审题、细心计算的习惯。

3、在对比练习中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培养学生的数感,发展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让学生熟练地掌握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难点:

能正确运用减法的性质和除法的性质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过程:

一、 思考交流,梳理知识。

1、创设情境。

谈话:学校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活动前一天,同学们到超市购买食品

一盒德芙巧克力40元 一盒牛奶9元 两袋可比克薯片6元。

提出要求:根据下面问题直接列综合式,并说说运算顺序和得数。

(1)1盒巧克力、1盒牛奶和2袋薯片共多少元?(出示:40+9+6)

(2)1盒巧克力比1袋薯片贵多少元?(出示:40-62)

(3)1盒牛奶的价钱是1带薯片价钱的几倍?(出示:9(62))

(4)2盒牛奶和2袋薯片共多少元?(出示:29+6)

(5)2盒牛奶的价钱是2袋薯片价钱的多少倍?(出示:296)

2、自主整理。

提出要求: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些算式,你会按运算的顺序把它们分类整理吗?同桌交流想法,把算式分类整理在作业本上。

全班交流。

学生的分类可能出现以下两种:

(1)从左往右算为一类;先算后面再算前面为一类。

第一类:40+9+6 296 29+6

第二类:40-63 9(62)

(2)只有加减法的为一类;只有乘除法的为一类;加或减与乘或除混合的为一类;有小括号的为一类。

第一类:40+9+6

第二类:296

第三类:40-63 29+6

三年级数学混合运算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不含括号的混合式题的运算顺序,自主、熟练的计算含有乘除混合的三步计算式题.

2、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认真审题、仔细验算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使学生掌握混合运算顺序,能熟练地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利用知识的迁移,探索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过程:

一、口算引入

1、计算:140×3+280 400—400÷8

以上各式中都含有哪些运算?它们的运算顺序是什么?

使学生明确:当只有加减或乘除法时,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当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要先算乘法或除法,再算加法或减法。

学生练习,指名板演。

2、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混和运算。

板书:不带括号的混和运算。

二、教学新课

1、学习例题。

媒体出示例题:一副中国象棋12元。一副围棋15元。购买3副中国象棋和4副围棋。一共要付多少元?

(1)请学生读题,教师提问:你看出了哪些已知条件?你认为要想求出一共要付的钱数,应该先求出什么?你能列出综合算式吗?

学生列式:12×3+15×4或15×4+12×3

那这样列式应该先算什么?应该按怎样的运算顺序计算,才能先求出买3副中国象棋和4副围棋用去的钱?

(2)学生分小组讨论上述问题并汇报。

(3)师:在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中应该先算乘除,后算加减。学生在书上完成。

2、试一试:150+120÷6×5。

学生在书上独立完成,指明说一说是怎样计算的?

在计算120÷6×5,为什么应该先算120÷6,而不先算6×5呢?你们是按怎样的运算顺序计算的?

通过刚才两道混合运算的解答,你能总结一下没有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顺序是怎样的吗? 使学生明确:在一道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的混合式题里,应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乘除连在一起,或加减连在一起,要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三、巩固练习

1、“想想做做”1。

学生独立完成,展示个别学生作业。

注意强调运算顺序和书写格式.要明确:在没有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式题里,要先算乘除后算加减法。

2、说出运算顺序,并口算出计算结果。

48÷4+2×4

48÷4+20÷4

48-4+2×4

48+4+2×4

3、“想想做做”5。

学生先列式解答,再交流、汇报思考过程和解题方法。

四、课堂小结

五、布置作业

“想想做做”6。

三年级数学混合运算教案篇6

教学目标:

让学生经历联系生活中的问题来进行除法和加、减法的运算过程,获得解决问题的经验,体会除法和加、减的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我根据本节课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与作用及小学生的认知水平,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列综合算式解决两步计算的问题,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2.过程与方法:掌握混合运算计算过程,能熟练计算,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感受混合运算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

探索并掌握含有除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

对、加、减、乘、除四则混合运算能够正确计算。

教法学法:

1.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以及小学生的特点,我主要采用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情景创设,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和小组合作法,并运用计算机多媒体教学课件辅助教学。采用这些方法及手段,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

2.小组合作学习。学生通过小组内交流从题目中获得的数学信息,说说解题思路,来解决实际问题。

3.学生通过独立列式计算,交流计算顺序和结果,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诱发兴趣

(1)出示7×6+24,指名学生板演计算,总结运算顺序。

(2)课件出示例2.

(3)找出例2中的数学信息,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4)在同学们提的问题中选择“每个足球比篮球多多少元?”来研究。

二、学生交流、合作、探索、归纳方法。

(1)鼓励学生探究

师:关于这一节的问题,每个足球比篮球多多少元?老师想放手让同学们自己解决,依托小组的力量,先独立思考,再交流分享自己的观点。

生:学生独立思考,小组合作交流,教师参与其中收集信息。

(2)学生代表汇报本组内的发现,教师补充,教师引导学生说出计算步骤,和书写格式。

(3)及时总结:在一个算式里既有除法也有加减法,我们应该按怎样的顺序计算。(先算除法,再算加减法。)

三、巩固拓展 强化新知

(1)课件出示算式,147-72÷6 327-56+78 56÷8×1532×3+37

学生说说计算顺序。

(2)给计算顺序分类,(含有同一级运算的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含有两级运算的按先乘除,后加减的顺序计算。)

(3)画出第一步计算什么,再计算。

设计意图:练习时按照,先说计算顺序,再画出第一步计算什么,最后计算的模式进行练习,这样学生有说到做,明确了计算顺序,提高了计算能力。

四、归纳总结

(1)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含有同一级运算的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含有两级运算的按先乘除,后加减的顺序计算。

(2)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板书设计:

除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

45-70÷2

=45-35

=10(元)

1.当综合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时,要先算乘除,再算加减。

2. 在一个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时,要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计算。

通过板演除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的计算过程,让学生直观的了解除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并及时的进行计算顺序的文字总结,给计算顺序分类明确。达到学生正确计算的目的。

三年级数学混合运算教案篇7

教学目标:

通过练习使学生完整地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能进行正确熟练的运算,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教学重点:熟练运算

教学用具:幻灯

教学过程:

一、说说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再计算。

116-50÷25+8×2 116-(50÷25+8)×2

[116-950÷25+80]×2 (116-50)÷[(25+8)×2]

要求:

1、让学生划出运算顺序,同桌批改。

2、选择其中的两题进行计算。

3、反馈讲评

小结:运算顺序不同,计算的结果就完全不同,因此在进行计算时一定要注意运算顺序。

二、根据要求添括号 改变式题的运算顺序。

30+120÷15-5×2

说出题目的运算顺序。

要求改变运算顺序:1、-——÷——×——+

2、-——×——÷——+

3、÷——+——×——-

4、-——÷——+——×

5、+——÷——-——×

在反馈讲评时,着让学生说说添括号时的思考过程。

三、在○里填上适当的数,然后列成综合算式

27+12 40×6

÷13 282-

50- 168÷

+26

讲评:你在列综合算式时有什么好方法?

四、应用题

1、文具三生产一种彩笔,60盒可以装720支,照这样计算,500盒可以装多少支?

60盒——720支 你能用两种方法计算?

500盒——? 支

讲评时 着重让学生理解每一步计算结果所表示的意义。

改问题:3000支彩笔要装多少盒?

五、提高性练习

计算24点

课堂作业

三年级数学混合运算教案7篇相关文章:

三年级下语文教案优质7篇

三年级下语文教案优秀7篇

一年级数学分类教案7篇

三年级防溺水班会教案6篇

三年级下音乐教案参考5篇

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人教版教案6篇

湘版三年级美术教案优质8篇

三年级下语文教案精选8篇

三年级下语文教案通用5篇

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教案6篇

三年级数学混合运算教案7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74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