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教案的质量反映了教师的专业水平,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体验,促进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并实现目标,是坚持编写教案的长远意义,,以下是28范文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狼和小兔音乐教案5篇,供大家参考。
狼和小兔音乐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感知音乐的游戏情节,熟悉乐曲旋律,知道a段音乐跳跃,b段音乐沉重的特点。
2.能根据音乐旋律的特点,用铃鼓不同的演奏方式为乐曲伴奏。
3.愿意参加演奏活动,在于同伴一起演奏中,体验共同活动的'快乐。
活动重难点:
能根据音乐旋律的特点,用铃鼓不同的演奏方式为乐曲伴奏。
活动准备:
1.大鼓一个,铃鼓若干(与幼儿人数相同);
2.音乐磁带、录音机;
活动准备:
1.故事导入
春天来了,树林里绿草如茵,小兔子看到这么多青草可开心啦,一边吃着草,一边开心地跳起了舞。咚咚咚,这是什么声音?小兔子被吓得躲起来了。原来是大灰狼来了,他左看看右看看什么也没发现,于是就走了。看到大灰狼走了,小白兔又出来了,它们在草地上开心地吃草、跳舞,玩得可开心啦!
2.听音乐,感受音乐旋律和aba的特点
师:刚才你们听到,哪里是小兔子在玩,哪里是大灰狼出来了?为什么?
(引导幼儿感受a段音乐跳跃,b段音乐沉重的特点,总结aba的乐曲结构特点)
3.引导幼儿尝试用动作表现音乐节奏
师:我们用动作来给音乐伴奏,小兔子来了,你想用什么动作?(拍手、摇手腕)大灰狼来了,你用什么动作呀?(拍腿)
4.用动作为音乐伴奏,老师用语言提示(跳、跳,跳一跳;吃吃草,跳跳舞)
5.根据小兔和狼的不同形象,选择合适的乐器为音乐伴奏
小兔子用什么乐器演奏,大灰狼用什么乐器演奏呢?
拍手——铃鼓拍奏
摇手腕——铃鼓摇奏
拍腿——大鼓
6.结束游戏
今天我们小兔子们一起玩了游戏,大家开心吗?那我们快把这个好玩的游戏带回去和大家一起分享吧!
狼和小兔音乐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在熟悉曲调的基础上初步学唱歌曲,能跟着老师清楚地唱出歌词。
2、根据歌词创编动作,并能情绪投入地较逼真地表现小兔形象。
3、体验并表现出小兔高兴和害怕的不同情绪和神态。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幼儿熟悉歌曲旋律。
2、小兔和狼的头饰。
活动过程:
一、导入课题:
1、师讲述“小兔和狼”的故事,吸引幼儿认真倾听这个故事。
2、小朋友,这个故事好听吗?现在老师把这个故事编成了一首好听的歌曲,我们一起来听听好吗?
二、学习新课,并尝试根据歌词进行创编。
1、教师边弹琴边演唱歌曲。
2、小朋友,你从这首歌曲里面听到了些什么?(幼儿自由讲述)
3、引导幼儿逐句创编,模仿小兔跳。
4、幼儿重点创编“竖起耳朵仔细听”的动作,启发幼儿要很快地做竖起耳朵的动作,安静地听。“哎呀!狼来了”一句,要启发幼儿做出害怕的动作。
5、跟着音乐一起做动作两遍。
三、游戏部分。孩子们,现在老师要和你们一起来玩个“小兔和狼”的游戏。
1、交代游戏规则及注意点。
2、幼儿玩游戏,教师扮演大灰狼,在音乐的'伴奏下绕“小兔”走一圈离开,“小兔们”高兴地唱着歌回家。
3、游戏可持续玩几次,并可以请一位幼儿扮演大灰狼。
四、结束部分。
宝宝们,现在已经不早了,我们该回家了!
活动反思:
小兔和狼是小班幼儿熟悉的音乐形象,在认知上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小班孩子喜欢游戏,在游戏中能够潜移默化地渗透活动内容,同时在游戏中学习音乐,能够感受音乐的流动、旋律的起伏、节奏的跳跃、音色的变化、速度的统一与变化,并随时根据音乐的变化作出反应。通过让幼儿扮演小兔和大灰狼,让幼儿愉快的参与角色表演,体验游戏的快乐。
狼和小兔音乐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尝试根据情节替换歌词并大胆演唱歌曲。
2、乐意参与音乐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课件、动物尾巴图片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
师:前几天我们听了一个《小兔乖乖》的故事,今天我们一起来玩这个游戏好吗?
幼儿游戏(练习对唱)
二、观看课件
师:今天啊,兔妈妈又出去了,小兔子在家,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1、观看第一段课件:
(1)小兔在家,听到了敲门声,你们猜猜会是谁呢?(幼儿自由猜测)我们来看看
(2)这是兔妈妈的尾巴吗?那是谁的呢?(大灰狼)为什么?(大灰狼的尾巴又粗又长)我们一起来看看(真的是大灰狼啊)
(3)小兔怎么唱呢?(不开,不开,我不开,你是大灰狼,不能把门开)幼儿学唱
(4) 123 关上门,大灰狼逃回森林里去了
2、观看第二段课件:
学唱:不开,不开,我不开,你是大老虎,不能把门??
3、观看第三段课件:
学唱:不开,不开,我不开,你是大狮子,不能把门??
4、观看第四段课件
幼儿演唱:就开,就开,我就开,你是兔妈妈,我就把门??
三、音乐游戏
幼儿装扮小兔,根据伸出来的尾巴演唱不同的歌词,开展音乐游戏。
反思:
幼儿的兴趣非常高,多媒体课件生动有趣,把不同动物的尾巴特征很形象生动的'展现了出来,大大提高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活动中孩子们都能专心地跟着情节的发展学唱歌曲并开展游戏,可以说多媒体课件的运用在整个活动中起了关键的作用,使活动充满乐趣。
狼和小兔音乐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在游戏情境中,听辨大灰狼的音乐,并做出相应的静止动作。
2、大胆表现自己的动作,体验音乐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1、音乐:小兔子欢快的音乐、大灰狼音乐、完整音乐一遍。
2、三幅背景图(蘑菇、小花、大树)。
3、大灰狼头饰
活动过程:
导入: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一片森林里,我们一起来看看森林里有些什么?
(一) 初步感知完整的音乐
1、听音乐讲述故事,通过故事了解音乐结构。
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好听的故事,我们一起来听听看。
故事:
在一个大森林,长着满地的蘑菇和美丽的花儿,还有高高的树上还结满了红红的果子。一天一群可爱的小兔子到森林里去采蘑菇了。
2、感受大灰狼音乐。
让幼儿大胆猜想,谁来了?会发生什么?
原来一直大灰狼出来寻找食物了!
(二)拯救小兔子
1、 请你快带来帮帮小兔子们,怎么样才不会被大灰狼发现呢?
2、聪明的小兔子们想出了个好办法。想出了什么好办法呢,小兔子们马上两手一举变成了蘑菇,一动不动,藏在蘑菇堆里。
(三)游戏:对抗大灰狼
兔妈妈准备带着可爱的兔宝宝去采蘑菇了,你们注意哦,听到大灰狼的声音你们要变成一朵小蘑菇,千万不能动哦。
教师扮演兔妈妈
1、 播放第一段音乐(小白兔欢快),幼儿开心的去采蘑菇。
2、 播放大二段音乐(大灰狼),听辨大灰狼马上做造型。
教师扮演大灰狼
3、完整播放音乐,幼儿大胆做造型。
幼儿扮演大灰狼
(四)我要变变变
你为了不让大灰狼发现,你还会变成什么呢?
1、 播放音乐,幼儿自主想象,大胆变造型。
2.小兔子们回家采蘑菇了。
狼和小兔音乐教案篇5
二、设计思路:
小班幼儿情感外露,注意力易分散,因此根据他们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活动的特点:(只关心活动的过程,不关心活动的结果)我选择了这个音乐游戏。
小班教学活动时要更加注意游戏化、情景化。强调让幼儿在愉快、轻松、自由的游戏中自娱自乐,玩中学,玩中获得发展。《兔子和狼》这个游戏中,让幼儿扮演自己喜欢的小兔子,在蹦蹦跳跳的嬉戏中,反复感受两段音乐的不同性质(活泼、欢快和缓慢、低沉)。使幼儿始终保持活泼、愉快的积极情绪,真正让幼儿玩中乐、玩中学。
活动目标:
1、感知两段音乐的不同性质:活泼、欢快和缓慢的、低沉、
2、能用动作表现兔和狼的音乐形象。
3、乐于参与音乐游戏,能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见解,体验音乐活动的.乐趣。
4、在对唱的过程中注意倾听同伴的声音,及时接唱。
5、使幼儿懂得歌曲的诙谐幽默之处。
活动准备:
1、背景:草、花、蘑菇等若干
2、大灰狼头饰三个、小兔头饰若干。
3、音乐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1、幼儿随《小鸟飞》音乐进人活动场地。
2、感知两段音乐的不同性质:活泼、欢快和缓慢、低沉。
(1)师:今天来了两位动物客人,它们是小兔子和大灰狼。就藏在这两段音乐里。让我们仔细地听一听。(放音乐a、b)
师:你觉得前面的音乐是快快的、跳跳的,还是低低的、慢慢的?那你觉得是那个小动物呢?小朋友猜得对不对呢?(出示小兔)
(2)感受兔子的音乐:
师:小兔子一蹦一跳真可爱,让我们听着音乐,学小兔跳吧!
师:后面的音乐低低的、慢慢的你觉得是哪只小动物呢?(出示大灰狼)
(3)感受狼的音乐:
师:大灰狼是怎么样的啊?(凶狠、可怕…)(启发幼儿跟着音乐做出狼凶狠的样子)
活动反思:
本次的教研活动,我选择的是小班音乐游戏《狼和小兔》。在活动中,我通过小兔和狼的故事来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在欣赏音乐时,引导孩子们分辨小兔和狼的不同音乐形象,学习小兔跳及采蘑菇的动作,以及大灰狼凶狠的形象。在玩游戏的过程中,通过创设游戏场景和孩子们一起玩游戏,达到了活动目标。
当然,在活动中也存在着不足之处:
1、问题启发性不强,语言不够简炼,对孩子的回答和反应不能做出及时有效的回应,急于把答案告诉他们,没有给孩子思考的空间。
2、游戏要求不够清晰,每次游戏结束后应该小结,并对孩子提出下次游戏时更高的要求。
3、教师没有完全融入游戏的角色当中去,活动时的过渡环节缺少艺术性语言。
在活动后的研讨中,老师们都提出了宝贵的意见,让我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希望在以后的教研活动中,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争取取得更大的进步。
狼和小兔音乐教案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