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在制定教案时,应该考虑到学生的兴趣点,以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优质的教案能够为教师提供清晰的教学思路,增强课堂的组织性,下面是28范文小编为您分享的中班手工教案5篇,感谢您的参阅。

中班手工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 引导孩子用卷、贴、折、画等技能制作出张嘴的小青蛙。
2、 让孩子在做做玩玩中感受手工活动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
绿色正方形纸,剪好的眼睛、红色蜡笔、胶水、ppt、视频、小青蛙的歌曲等。
活动过程:
一、激趣,引发制作的兴趣。
1、 教师学青蛙叫,然后出示青蛙的范例,引发孩子的学期兴趣。
听,谁来了?(青蛙),小青蛙在干什么?(张大嘴巴呱呱的叫)
2、 幼儿用手指动作表示青蛙叫(四指并拢,与拇指一张一合表示青蛙张嘴动作)。
来,用你的手跟着我的小青蛙一起来唱歌。(为玩青蛙做动作准备)
请几位幼儿到上面来用教师提供的青蛙带领大家一起玩一玩。
3、你喜欢这样的小青蛙吗?那我们自己也来做一个,好吗?
二、借助视频、ppt引导孩子用卷、贴、折、画等技能制作出张嘴的小青蛙。
1、你知道这好玩的小青蛙是怎么变出来的?用了哪些方法?
利用视频,教师将青蛙头拉开,让孩子仔细观察,然后介绍一下。
幼儿讲述后教师小结:眼睛是贴上去的.,舌头是画上去的,张大的嘴巴是这出来的
2、利用视频帮助孩子了解制作的方法和步骤。
(1)出示圆筒形,提问:
青蛙的大嘴巴就是这个圆筒形变出来的,你会把正方形的纸变成圆筒形吗?
请一幼儿到视频上来展示。
自评:幼儿有过卷玉米的经验,因此这一环节基本没有问题,再次示范是给哪些掌握不太好的幼儿重温。
(2)圆筒形要怎么做才会变成张开的大嘴巴?
教师利用视频进行展示和比较,让孩子观察,然后请孩子说说,并请个别孩子上来示范,然后教师再次正确示范:将圆筒压扁,然后对边折,分开的两边再对边折,即可,提醒孩子每折一次都要用手指压平。
自评:这个环节也不是太难,但是纸张因为有了一定的厚度,在对折的时候不太容易,因此一定要强调每折一步要压平。
当孩子完成这一步,就可以让孩子伸进手指试一试,能否一开一合。
(3)添画嘴巴和黏贴眼睛。
在哪里画上小青蛙红红的舌头?眼睛贴哪儿?
提醒孩子黏贴眼睛时,胶水要涂在下边多余的地方,这样眼睛才会站立起来。
3、 借助ppt进一步完整掌握制作的流程和方法。
三、幼儿动手制作小青蛙。
1、提醒孩子制作圆筒时胶水要少一些,等稍微干一干再压平,以防黏住。
2、提醒孩子折的时候尽量对齐,折的地方要用手指压平。
3、鼓励同伴间互相帮助,完成的孩子可以自己玩一玩。
四、玩一玩。
1、请孩子套上青蛙头,自己练习灵活的张嘴巴。
2、跟着《小青蛙》的音乐一起来表演一下。
让我们的小青蛙一起来唱歌吧。
【设计思路】:
小朋友都喜欢听故事,尤其是“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情节深深吸引了他们。在故事中,通过小蝌蚪找妈妈的曲折经历,使幼儿了解到青蛙的生长变化过程。围绕着故事情节,我们为孩子们设计了一系列圆形折叠粘贴活动,有水草、鸭子、小鱼、蝌蚪、荷叶、荷花、青蛙等,本活动是其中之一,这些都是为孩子们学习制作连环画《小蝌蚪找妈妈》做前期准备。
【活动目标】:
1、继续学习将圆形纸折叠成椭圆形,并拼搭组合粘贴成青蛙的技能。
2、迁移已有的经验,尝试用圆形纸折叠其它形象丰富画面内容。
3、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对美工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课前听过《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
2、学习过故事中有关的圆形折叠粘贴内容。
3、背景图一幅,各色圆形纸片若干,胶棒等。
【活动过程】:
一、引起兴趣。
出示背景图,幼儿观察。
提问:
1、这是什么地方?有什么?
2、在池塘里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情,小蝌蚪找不到自己的妈妈了,你们知道小蝌蚪的妈妈是谁呢?(青蛙)
3、青蛙是长得什么样子的?(幼儿自由讲述)
二、讲解示范。
教师:今天老师为一只小蝌蚪找到了妈妈,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它长得和我们小朋友说的一样吗?
提问:
1、青蛙的身体、腿是什么形状的?(椭圆形)它们有什么不同?(大小)
重点:怎样折叠出同样大小的青蛙腿?(知道同样大小的圆形纸片,折叠部分的大小会影响椭圆形的大小)
2、青蛙的身体和腿是怎样拼搭的?(请个别幼儿操作示范)
3、请你做这样的一幅图片,你会有困难吗?请你说出来,我们大家一起来帮忙解决。
三、操作活动。
教师:还有许多小蝌蚪没有找到妈妈,今天老师请小朋友来帮忙,为更多的小蝌蚪找妈妈,好吗?
1、学习折叠青蛙,按自己的意愿添加相关的内容。
2、帮助辅导个别能力弱的幼儿,使其能完成作品,体验成功的快乐。
3、整理好学习用具。
四、结束讲评。
你在折叠粘贴的时候,遇到什么困难?是怎么解决的?
活动延伸:
让幼儿欣赏连环画《小蝌蚪找妈妈》,引起幼儿再次活动的欲望。
中班手工教案篇2
中班美术手工活动《五彩石》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2、启发幼儿在操作中发现美、创造美。
3、让幼儿学会装饰石子。
活动准备
1、区角活动中的各种石子
2、彩笔、录音机、故事磁带。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组织幼儿,听故事《五彩石》,导入课题。
二、基本部分:
1、与幼儿交谈:“小朋友,故事听完了,故事中有美丽的五彩石,你们愿不愿意拥有这样美丽的五彩石,”(愿意),引起幼儿兴趣“现在老师给你们画石子,自己做一个《五彩石》”,好不好?(好)
2、现在先请小朋友们拿起你面前的小石子,看一看,它们长什么样子?摸一摸有什么感觉?它们像什么?我们应该怎样来装饰这些小石子呢?好,请看老师这里。
3、老师教幼儿画石子的'步骤:
(1)选一颗石子,先观察外形,如:心形的可画桃子、草莓、胡萝卜等,椭圆形的可画小鸡头、小猫头、小孩头等,有角有棱的石子可画,小草、大树、小房子等。
(2)观察好之后,可作画,用左手拿好石子,右手拿彩笔开始作画,作画时,必须把石子的全身都画满,不要只画一画,这样不美观。
(3)画完后,要放在桌上晾干,不要把颜色给抹了。
4、幼儿独立作画,老师巡回指导,特别是能力差的幼儿,老师要重复指导。
5、老师设计一个,如,现在是夏天就以《美丽的夏天》为,分别让幼儿作画,分工有序,如,有画炎热的太阳的,有画夏天的水果的,有画水中的荷花的,有画大树、小草、小花的,有画小动物的等。
6、展示幼儿作品。
三、活动延伸:
把幼儿的独立作品,放到区角中,用画来装饰自己的教室。
中班手工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能仔细观察画面,清楚讲述图意和自己的想法。
2、能理解猛扑、急忙、夸奖等词语。
3、懂得同伴之间遇事要互相关心帮助。
活动准备:
教学挂图。
活动过程:
1、 观察图片,大胆讲述。
(1)出示图一,引导幼儿观察讲述图意。(用纸挡住大灰狼)“图上有谁?它们在干什么?大灰狼想干什么?你从哪里看出大灰狼想吃小猪?”
(2)出示图二,引导幼儿清楚地讲述。“发生了什么事?小鸟在喊什么?大灰狼正在干什么?”
(3)理解“猛扑”一词,教师运用作动作帮助幼儿理解。“这时候,小猪感觉怎样?它会怎么做?”
(4)鼓励幼儿大胆想象怎样营救小猪的`方法。“小猪会不会被大灰浪吃掉?谁会帮助小猪?用什么方法?让们看看小猪到底有没有得救?”(帮助幼儿理解急忙)
(5)同时出示图三、图四:“大灰浪吃掉小动物了吗?小动物是怎样帮助小猪的?最后大家在干什么?为什么说小刺猬真勇敢。?”(帮助幼儿理解夸奖一词)
2、结伴讲述,共同分享。
(1)鼓励幼儿自由结伴讲述,教师巡回聆听,适时指导。
(2)请个别幼儿在集体面前讲述。
3、自主讨论,大胆表现:
(1)出示头饰,引起幼儿表演兴趣。“们能不能把图片故事表演出来?需要哪些表演的道具?
(2)幼儿自主讨论后自由选择角色进行表演。
中班手工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学习按轮廓线的形状剪出树叶,并在绳条上有规律地粘贴树叶。
2、能克服困难完成作品,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柳树条人手一根、幼儿美术用书《绿色的头环》。
2、示范头环一个,剪刀、胶水等。
活动重点、难点:
学习按轮廓线的形状剪出树叶,并在柳条上有规律地粘贴树叶。
活动过程:
1、出示范例,引发兴趣:
教师头戴绿色头环,出现在幼儿面前。
——“大家看,我头上戴着什么?漂亮吗?你在哪儿看见过这种饰品?”
幼儿发表见解,教师认同并小结。
——“它叫绿色头环,一般人们用它表示胜利、和平。如:古代奥运会冠军获得者,人们就会在他的头上套上这种绿色头环。”
2、观察分析作品:
教师解开头环,使之呈条状,请幼儿观察树叶的粘贴特点(浅绿与深绿的叶片间隔3寸)。
师生一起解读幼儿美术用书《绿色的头环》中的制作说明。
教师示范按轮廓线剪纸的过程:
先将纸对折,画有树叶的一面朝上,然后用剪刀依照树叶的轮廓线剪,剪刀从纸张开口处开始剪,等所有树叶剪完后,分别在树叶上涂上胶水,将之粘贴在柳条上。要注意深浅色的间隔。
3、幼儿操作练习:
幼儿操作练习,教师指导。
完成制作后,教师请幼儿将他们自己所做的头环戴上试一试,看大小是否合适。
中班手工活动:绿色的头环 相关内容:中班音乐活动:小篱笆中班美术活动:春天的水果中班手工活动:五彩鱼中班音乐活动:老爷爷和小弟弟走路中班音乐活动:森林历险记中班音乐活动:做一个干净的小朋友中班手工活动:友谊链中班艺术活动:给动物造房子
中班手工教案篇5
活动目的:
1、尝试用不同的方法来装饰扇子。
2、知道天热了可以用扇子来纳凉,体验凉快的感觉。
活动准备:
1、布置环境“扇子王国”
2、用各种废旧硬纸板(衬衫盒、鞋盒等)裁成各种图形的扇面、蜡笔、皱纹纸、胶水、双面胶
3、轻松的背景音乐
活动过程:
一、参观“扇子王国”。
1、“今天,我要带宝宝们去扇子王国,那儿有很多漂亮的扇子,你们愿意和我一起去看看吗?”幼儿有序地参观“扇子王国”,教师提醒幼儿观察扇子的形状、颜色、图案。
2、“我们看了那么多漂亮的扇子,谁愿意来做我的好朋友,跟我说一说你看到的扇子是怎样的呢?”幼儿就座
3、师幼讨论:
(1)请个别幼儿说一说你看到的扇子是什么形状的?上面有什么?
(2)“宝宝们动动脑筋,扇子可以用来做什么呢?”教师告诉幼儿:夏天到了,天气热了,可以用扇子来纳凉。
4、小结:“扇子王国”的扇子真多真漂亮啊!有圆圆的、方方的,有的像太阳,有的像孔雀的尾巴,上面还有各种各样的图案呢!哦,我们真喜欢啊!今天,我们也来做把漂亮的扇子吧!
二、做扇子。
1、教师介绍材料和制作方法。
(1)师介绍扇面、扇柄。
“宝宝们想一想,有了扇面和扇柄怎样来做扇子呢?”请1—2名幼儿到前面来演示。
(2)师演示制作扇子的过程:
小小扇面转一转,我来找找双面胶,慢慢脱下白衣裳,手指宝宝来帮忙,轻轻按上小扇柄,我的扇子做好啦!
2、装饰扇面。
(1)“看!扇子做好了!可是你们看看扇子上面什么都没有,一点都不漂亮,跟“扇子王国”的扇子比起来差远了。宝宝们动动脑筋,怎样把扇子打扮的漂亮点呢?”幼儿讨论。
(2)介绍装饰扇面的材料。
“我给你们准备了很多漂亮的东西来打扮你的扇子。”
师出示材料:方法一、可以用五颜六色的蜡笔在扇子上画上漂亮的图画。方法二、用皱纹纸团成小点点,用胶水粘到扇子上。
3、幼儿分组操作,师巡视,个别指导。
4、评价:请幼儿说说你是怎么打扮扇子的,师给予肯定和表扬。
三、扇子摇摇。
1、制作完扇子,请幼儿扇一扇,说说有什么感觉(凉快)。
2、游戏“扇子摇摇”:小扇子,手中拿。扇一扇,大风吹,你扇我,我扇你,呼啦呼啦真凉快!夏天夏天真快乐!
中班手工教案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