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书写活动总结是不断提高活动质量和效果的重要环节,通过写活动总结,我们能够发现活动中的组织和管理问题,提高活动的效率和效果,28范文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变废为宝活动总结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变废为宝活动总结篇1
我们周围存在着许多垃圾,有生活垃圾,太空垃圾,电子垃圾等等。
这些垃圾还可以归类,有的属于可回收垃圾,有的属于不可回收垃圾。今天,张老师带我们去了五小实践活动中心,带着我们去变废为宝。
来到五小实践活动中心,眼前是分门别类的从古到今、从外国到中国的各种天文地理、科技文化展示品。我们瞪大惊奇的眼睛,一路看着,来到我们活动的 “e”区,开始活动课。
首先是小小组派代表上台讲解有关垃圾的知识。从大家的演讲中,我知道了废纸、塑料、玻璃、金属、布料五大类属于可回收垃圾;果皮菜叶也可回收,它们会在自然条件下分解…… 接下来,要开始把我们从家里带来的垃圾“变变脸”了。
我从家里带了两个易拉罐和两条绳子,一把剪刀,想要做一个高跷。首先,我拿出一个空罐,用剪刀在一边戳个洞。
可由于厚度太厚,以我个人的力量,怎么戳也戳不破。正当我束手无策的时候,张怀茜说:“哎呀,我来。”
只见他用力一戳,一个旺仔牛奶瓶就出现了一个洞,紧接着,他在我的指点下在不同部位戳好了另外三个洞。戳好了四个洞事情就已经成功了一大半了。
下面是将绳子穿入洞内,这可是个心细的活,需要对准了洞穿,否则不可能穿过去。我小心翼翼的将绳子送入洞中,再用剪刀把穿过去的绳子拉过来。
眼看绳子就快出来了,手一歪,又脱掉了。我学乖了,继续穿绳,待到绳子快到另一头的时候,用剪刀小心一夹。
嘿!出来了。最后我在绳口打个结,这样一对高跷就完成了。
我两脚踩在上面,手拉住绳子,慢慢向前走,脚下发了“哐当”的声音,活像古时的公主格格。同学们也纷纷体验了一番,大家玩得不亦乐乎。
稍稍动脑,稍稍动手,原本要废弃的东西就会变成好玩的玩具,实用的东西,今天的活动让大家都受益匪浅。
变废为宝活动总结篇2
近年来,地球上的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一个个的灾难在警示人类自然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如果人类再为了盲目追求经济发展而破坏自然,那么后果将不堪设想。所以,为了让人类更好保护地球,增强小学生的环保意识,我校举办了“变废为宝”手工制作活动。
历时3周的“变废为宝”手工制作活动于12月30日落下帷幕。本次活动收集优秀手作品35份,这次活动,参赛者用生活的废弃物,如:废纸,瓶子,旧衣物等等,做出了各种各样的“宝贝”。有废报纸做的南瓜盒子和外星人,有实用的纸抽,精致的相框,磁铁毛笔架,粉笔灰清理器等等。
此次活动各班级都积极参赛,并细心的制作作品,团结合作,在规定的时间完成作品。同学们的作品虽别出心材,能够将科学所学知识创新的运用到制作中去,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还培养了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体现了同学们的心灵手巧,更是激发了他们保护自然,体现环保生活的热情,带来了清洁卫生的生活环境,
将环保、创新理念广泛传播,意义深远。通过此次活动,希望让同学们更加清楚环保的意义,让我们的校园以后能切实实现多一份清洁,多一份环保,多一份美丽,让环保的热情持续,让地球更加美丽。
变废为宝活动总结篇3
为了给家长和幼儿提供展示才艺、互相学习的平台,以及丰富孩子们的幼儿园生活,增进家长、幼儿、老师之间的互动,提升幼儿对手工的兴趣和热情,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全面的发展。今天,我们班开展了亲子手工制作活动。
此次活动以“绿色环保,变废为宝”为主题,家长和孩子在一起利用废旧物品制作相关的手工作品,本次手工亲子制作活动,增进了家长与孩子之间的默契,也增进了他们彼此之间的感情,家长都积极的参与,上交的作品也是丰富多样,由此可见家长的想象力也是不可估量的。
在这些作品中,运用了废旧塑料瓶、饮料罐等废旧材料,做成了花篮、风车、灯笼等。充分体现了本次活动的主题《变废为宝》。我将作品挂在了教室里,一是布置教室的环境,二是将作品进行了展览,给家长、幼儿们提供一个欣赏、学习、交流的平台。
通过此次亲子手工活动,很好的拉近了幼儿与家长之间的亲子感情,丰富了孩子的童年,让幼儿有了绿色环保的意识。老师和家长一起用爱和美成就了幼儿的梦想;童心很大,可以装满整个世界,童心很美,可以让这个地球更美丽。这次亲子手工活动不仅让幼儿收获了成功的喜悦,也留下了孩子们在成长中快乐的画面!
变废为宝活动总结篇4
一、活动主题
奉献爱心阳光你我变废为宝活动绿化美化校园
二、活动时间
每月初至月末
三、活动地点
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
四、活动参与人员
团总支书记(刘翔宇老师)、王丹阳、崔来喜、张欧及全体机械系在校学生
五、活动流程
1、以咱们系为主体,系里有主要负责人(刘翔宇老师),主主席团由我(王丹阳)负责,以班和宿舍为单位分别收集同学自己喝的饮料瓶,班长和生活委员分别担任正副组长,宿舍长为小组长,收集饮料瓶。我(王丹阳)负责联系废品回收处,月末把收集的饮料瓶卖掉,然后我(王丹阳)负责记录并把钱交到系里主要负责人(刘老师)
2、具体考虑的男生宿舍楼女生宿舍楼,男生宿舍楼主要由勤工部崔来喜和张欧负责,他们将记录各个宿舍的收集数量,我(王丹阳)负责女生的记录,月末统一通知各宿舍并带领干事将塑料瓶拿到5号楼下进行统一处理。最后由我统一月初一并交到系里,
3、因为各个宿舍都有阳台,塑料瓶存放的问题也就解决了,因为每月都会进行处理,数量又不会太多,所以不会积压太多,可将塑料瓶放置于阳台的小角落,既不影响宿舍卫生,又不影响同学们晾晒衣物。
4、为了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还设置了系里进行表扬,对于做的好的班级及宿舍进行表扬,月初将表扬的宿舍和班级贴于老食堂宣传栏处,年终可对表现好的班级、宿舍及个人进行奖励,以资鼓励。
六、不足之处及整改措施
有的宿舍对此活动不积极;以后要把活动宣传到位,设置一些表扬方式,这样个宿舍会积极参与。
七、活动意义
随着夏天的到来,同学们对于饮料的需求也就增加了,但是对于饮料瓶都放进了垃圾桶,没有做到充分回收利用,一方面响应学校号召“低碳环保”口号,另一方面为我系举办学生活动筹集了经费,减轻压力。而且让同学们不仅懂得了保护环境,更让他们懂得了亲自动手获得成果的喜悦。
变废为宝活动总结篇5
一、保护环境,先从保持教室的整洁开始
在一次手工课之后,教室的地板上全是孩子们剪下的手工纸,教室里一片狼藉。这时我看见君君一个人趴在地板上,认真地捡着地上的碎纸屑。我把全班小朋友都集中了起来,和孩子们一起讨论君君为什么要这样做。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讲了起来,有的说:“地上全是垃圾脏死了,君君把垃圾捡起来,这样做真好。”有的说:“如果地上的垃圾没有人打扫,垃圾就会越来越多,我们教室就像我们家门前的垃圾箱了。”有的说:“余老师,阿姨刚扫完,地上本来很干净,我们把地上弄脏了,所以君君要捡纸屑。”……在孩子们的议论中,全班孩子都对君君的行为进行了表扬。我又让孩子们想一想,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让教室更整齐呢?在大家的讨论下,我们决定在教室的墙角边摆上两把幼儿能够使用的小扫帚,方便幼儿及时整理教室。从此以后,教室地面的整理工作都交给了我们的孩子。每当地上有垃圾时,不用老师提醒,总会有孩子自觉地打扫干净。保持好教室的整洁,是保护好环境的前提。
二、爱护自然,先从照顾班上的自然角出发
自然角是孩子们接触自然的一个绿色小窗口,我们班的自然角中摆放着孩子们带来的.各种各样的小草、小花,以及小鱼和小乌龟。每天早晨,孩子们一来到幼儿园,就会聚集在自然角旁边,替小植物浇水,给小动物喂食。他们边看还边议论着:“你瞧,我的小草长出来了。”“开花了,开花了,昨天还没有花的。”“小乌龟认识我了,每天我喂它吃东西,它都不怕我的。”“你看,小金鱼游到那边去了……”我轻轻地走到孩子们的身边说:“小植物和小动物在一个优美的环境中才能长高、长大。如果有一天我们的环境被破坏了,那这些小鱼、小乌龟、小草、小花都会死掉的。”畅畅连忙说:“余老师,我知道的,环境污染很厉害的。”“什么是环境污染呀?”我连忙追问孩子。孩子们听了我的问题,纷纷睁大了眼睛,争先恐后地说:“环境污染就是乱扔垃圾,到处都是垃圾”;“汽车尾气排放,空气被污染了”;“废水排放,河水会变黑的”;“还有酸雨”;“全球气温变暖”……“是呀,那么多污染真可怕,让我们一起好好对待自然角里这些可爱的小生命吧。”孩子们认真地点了点头。
三、变废为宝,以废旧物品的回收为前提
中秋节刚过的一天早晨,朵朵提着一只漂亮的大灯笼来到了教室。那是一只制作精美、富有创意,而且非常别致的灯笼。朵朵骄傲地提着灯笼,给这边的小伙伴看,给那边的小伙伴瞧,得意地说:“你们知道这个灯笼是用什么东西做的吗?是用月饼盒。奶奶和我一起做的,漂亮吗?”孩子们围住了朵朵,羡慕极了。有的孩子说:“哇,真的很好看的!”有的孩子说:“朵朵,让我拿一会儿好吗?”有的孩子说:“我们家也有这样的月饼盒的,可是被妈妈扔掉了。”我来到孩子们中间,接过朵朵手里的大灯笼,提得高高的,让每一个孩子都能看见,说:“朵朵和奶奶真聪明,能把废旧的东西做成那么漂亮的灯笼,太了不起了。”这时筱筱连忙说:“余老师,我知道的。上次我和妈妈从电视里看到,人家把喝完的可乐瓶做成花瓶、娃娃,可漂亮啦。”小宝也大声地说:“这就是变废为宝,你们懂不懂?”从此我们教室的门口多了两个宝贝箱,里面装满了孩子们从家里带来的瓶瓶罐罐、大盒小盒……每当孩子在手工角游戏时,总会去宝贝箱中寻找制作的灵感。
四、多种游戏,在渗透环保教育的重要性
环保教育还可以结合幼儿爱唱、爱动、喜欢游戏的年龄特点、把环保教育巧妙地渗透到游戏中。如通过表演游戏《大树爷爷笑了》,让幼儿在表演中领悟植物与人的关系。角色游戏、结构游戏需要大量的材料,老师与幼儿一起利用生活中无毒无害的纸盒、饮料罐、纸板、酸奶杯、碎布等废物让幼儿进行游戏。使幼儿在游戏中懂得减少垃圾、利用废物、节省材料的意义。此外,还可结合环境保护教育的有关内容设计和安排各类游戏,如科学游戏《水会变脏》、《和大地娃娃交朋友》,体育游戏《植树造林》《清洁大行动》、《小鸟和老鹰》,音乐游戏《小青蛙》,使幼儿在玩玩做做中建立环保意识。
通过对幼儿的渗透教育,教师综合运用认知、语言、艺术、游戏等多种教育手段,灵活采用多样的教育形式,充分发挥了幼儿的主体性,使幼儿的环保意识由空白到清晰,由清晰到进一步增强。幼儿懂得了粗浅的环保知识,有了最初步的环境道德观念,开始养成了爱护环境的好习惯。
变废为宝活动总结篇6
一、活动安排
1、活动目的:作为大学生的我们肩负着建设美好家园的重要任务,应该为减轻环境污染尽职尽责,“废物变宝“活动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机会,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加强大学生环保意识,活动的成功举办证明了这次活动是十分有意义的!
2、活动规模:本次活动由计算机系学生社区举办,计算机系的所有学生均可以参加。本次活动共收到作品34件,参赛作品各具特色,均能抓住变废为宝这一主题,大部分作品都能与“公益”结合起来,当然作品也非常有质量!
3、时间安排:变废为宝活动时间安排不是很紧,这样可以给同学更多发挥的空间,考虑能到大部分同学要上晚自修和选修课,优秀作品评选时间定在了3月15号晚上八点。
4、地点选择:参赛同学较多地点安排在信知楼(a)-406教室
5、人手安排:活动期间所有社区主任负责作品评选教室的布置和作品的排号工作。
6、邀请评委:我们邀请到我系生活部成员一起参与到优秀作品评比中来,积极配合把这次活动开展好。
7、宣传工作:变废为宝活动的宣传工作是社区主任和系宣传部共同完成的,从活动评比现场氛围看,同学们积极参与,非常有热情宣传
工作应该说是比较到位的!
二、活动中存在的不足:
1、晚会现场观众席位的安排。由于晚会现场的观众引导工作没有做到位,所以导致出现个别观众坐错席位,占用选手座位的情况。另外由于之前没有预测到参赛同学的多少,所以场地的选择有点小,座位不够,工作人员只好从隔壁教室暂借椅子来用
2、颁奖流程。由于事先无法预测作品的优良,所以获奖作品的数量只能初步定在无份,后来从得奖票数看两份作品票数相同,所以又加了一个名额,最后获奖的名单如下:
三、活动奖励:
这次变废为宝活动开销估计239元,考虑到大部分同学的需求,社区决定统一购买沐浴露和香水作为奖品。
变废为宝活动总结篇7
一.活动背景
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保护环境是正当青年的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更是环境保护与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为此,由秘书处策划举办,以“保护环境,绿色消费”为背景的“变废为宝”活动将为同学们搭建一个与环保意识付之于行动的桥梁,而作为一个全校性的,又有积极的环保意识的活动。希望每个班级共同参与,打造真正意义上的环保校园。
二.活动目的
增加同学们对“环保”的了解,激发同学们的环保意识。让同学们知道资源的可重复利用性,增强同学们的创新能力,培养团队协作意识,号召大家一同环保。为此,理学院学生会秘书处特在3月22日西四201举办这场”变废为宝”活动
三.活动概况
活动准备:举办活动之前小组成员进行规划和准备材料,提前通知各班班长,活动当天秘书处成员提前到会场,分配任务,分别承担拍照,计分,维持现场秩序等任务,以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1、比赛规则:比赛分为八个小组,依次通过讲解展示来呈现他们的作品,评委通过观察作品,解说员讲解等方面为每组作品打分,最后总得分包括评委分和观众投票之和。
2、比赛过程:
(1)比赛开始之前由艺术团成员带来一首开场歌。
(2)主持人宣布比赛开始
(3)选手根据每班代表选择的号码依次上台。评委依次打分。
(4)介绍完成后,自愿进行选手拉票环节。
(5)观众投票。
(6)主持人公布成绩
4、比赛结果:
最具人气奖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一班
综合整体得分评出一等奖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一班
二等奖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三
三等奖应用物理一班
四、活动评价:
通过本次活动,让同学们领会到环保的真谛,比赛不是重要的,我们只是通过这个平台让更多的人加入到这个保护环境的集体中来,号召大家一起努力,并且为同学们提供了适当的机会来展示自己,完善自己的表达与沟通能力领会动手制作的乐趣。
五、活动反思
此次活动是今年新办的活动,所以准备方面还不是特别充足,通过这次活动至少可以总结三点经验
1、以后办活动时在下达通知时要更及时,更全面
2、对于比赛规则要比这次更加完善。
3、在评分及获奖方面永远保证公平公正
理学院学生会秘书处20xx.3.22
变废为宝活动总结篇8
空置的牛奶瓶是我们生活中很常见的东西,你是随手丢弃还是加以利用呢?为了打造学校办园特色,提升文化品位,进一步提高教师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近日,xx市第一幼儿园组织全体教师开展了一次别开生面的“变废为宝”手工制作培训活动。
本次活动以“创意牛奶瓶”为例,幼儿园中的“草根专家”从手工制作方面对全体教师进行专项培训。参与培训的教师聚精会神,认真领会老师的耐心讲解。动手制作、拍照、摄像不亦乐乎,唯恐落下一处经典,唯恐学不会一个要领。
“草根专家”的讲解结束后,心灵手巧的教师们开始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她们运用各种普普通通的毛线、纸张、碎布等材料,通过灵巧的双手,一只只精致的创意瓶跃然桌上,诗情画意的青花瓷、娇滴滴的小花瓶、粗旷而精致的小麻瓶等等展现在大家的眼前,当作品汇集到一起后,教师们自发地前去观摩借鉴,不仅为自己的劳动成果喝彩,也为他人的智慧折服。
教师的成长是一个不断学习、提高的过程。本次培训,教师在看看、听听、做做的过程中,边学习边动手,提高了老师们的动手能力,激发了想象力,又紧扣时下的环保主题。相信这次的基本功培训能帮助教师更好地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促进教师们的专业成长!
变废为宝活动总结8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