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中国心得体会6篇

时间:
loser
分享
下载本文

通过写心得体会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情绪和心态,有了心得体会能够让读者更好地理解作者的观点和立场,以下是28范文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观看中国心得体会6篇,供大家参考。

观看中国心得体会6篇

观看中国心得体会篇1

纯洁的冰雪,激情的约会。北京冬奥会的脚步离我们越来越近。“一起向未来”,这是继“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之后,中国再次发出的盛情邀约。精彩纷呈的冬奥赛事、匠心打造的奥运场馆,“双奥”之城将书写奥林匹克历史新篇章。以冰雪为媒,邀请世界共襄盛举,共沐奥林匹克之光,让冬奥成为展示“中国风采”的“最美窗口”。

“双奥之城”彰显“大国风范”。从“零奖牌”的众国群嘲,到领跑奖牌榜的无数赞誉;从“中国何时才能办一届奥运”的感叹,到北京即将成为全球首个举办夏季、冬季奥运会的双奥之城。这背后是无数中华儿女自强不息、勇毅笃行,是一代代中国体育人的发奋图强,努力拼搏。成功申奥6年多来,中国倒排工期、朝乾夕惕,12个竞赛场馆全部提前完工,3个冬奥村如期交付使用;着力推进冰雪运动“南展西扩东进”,“冷冰雪”成为“热运动”,北京冬奥会申办时提出“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愿景正逐步变为现实……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冰雪运动中来,体会冰与雪的乐趣。北京这座“双奥之城”展现出我们国家勇毅笃行、勇往直前的大国风范,推动着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

赛会筹备展现“中国力量”。办好北京冬奥会是党和国家的一件大事,是我们对国际社会的庄严。中国在工程建设、运行保障上展现出真正的“工匠精神”与雄厚的技术力量,为奥林匹克的发展提供了中国方案、中国智慧、中国力量。二氧化碳环保型制冷剂制冰,“冰丝带”环保、节能设计,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转化工程……可持续发展理念贯穿北京冬奥会始终,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绿色发展的文化底蕴与内涵;智能巡检机器人运用的ai技术、赛事转播使用的5g云转播技术……各种各样的高科技在奥运会上集中展现,彰显了“科技冬奥”的底色;研发上线12306英文网站、英文自助售票机,增设冬奥专区票务服务功能……中国力争用更优质的服务为选手留下“冬奥记忆”,为奥林匹克运动贡献中国力量。

冬奥元素传播“中国文化”。“文化冬奥”是感悟中华文脉、增强文化自信的体育盛会。北京冬奥会的各种冬奥元素,承载着厚重的中华文化,不断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从“冬梦”“飞跃”的会徽设计,到“冰丝带”“雪飞天”等场馆的命名;从奥运奖牌、奥运图标“小红人”、到国家跳台滑雪中心“雪如意”……这些极具中国特色的文化元素向世界展示了中华文明丰富多彩的内涵。从“鸿运山水”“唐花飞雪”的唯美中国风,到“冠军龙服”的惊艳亮相;从冬奥会的火种灯设计,到吉祥物“冰墩墩、雪容融”……每一处设计细节都融入了中国诗意的文化意境。毋庸置疑,中国文化发出中国之声、展示中国之美,是对中国精神的生动诠释,更是向世界展现了中国文化之美、传递美美与共之心。

冬奥会的热忱与魅力从世界中来,也必将从中国走向世界。让我们共同期待奥林匹克火炬燃亮北京的夜空,期待冰雪赛场,寒梅绽放,五星红旗高高飘扬!

观看中国心得体会篇2

7月2日晚上22:00在共产党员网上观看了《筑梦中国――中华民族复兴之路》第3集――“正道沧桑”,片中介绍了1950年至1976年新中国建设的历史,本片中介绍了抗美援朝的胜利,成渝铁路、鞍山钢铁厂、上海电机厂、塘沽新港的竣工,在农村,土地改革的完成,使得三亿多新解放区无地少地的农民无偿获得了七亿亩土地和生产资料,占中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翻身解放。至1952年底,仅仅用了三年,工农业生产就超过了历史最高水平,完成了国民经济恢复的工作。1953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全面展开。1956年的7月13日,在长春一汽崭新的总装线上,第一辆解放牌汽车试制成功。1956年,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在中国全面建立。1957年2月,毛泽东在扩大的最高国务会议上,进一步总结了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发展中的历史经验,创造性地阐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学说。1958年发动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使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遭受严重挫折。1959到1961年,我国出现了建国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困难。1962年的七千人大会,发扬民主,初步总结了“大跃进”中的经验教训,统一了全党认识。此后的几年,国民经济调整稳步推进。中国,从困难之中走了出来。

这群人像雕塑的原型,是来自于大庆油田的建设者。“大跃进”之后,正当中国工业处于调整、压缩局面中,地质部门和石油战线却爆出了震动全国的喜讯。1959年9月26日16时许,在松嫩平原大同小镇附近,从一座名为“松基三井”的油井里喷射出了黑色油流。第二年,油田投入开发建设。1959年,一批中国最优秀的科技专家突然从公众的视线里消失了,甚至连他们的家人也不知道他们去了哪里。这个谜底直到五年之后,才随着大西北戈壁荒原上升起的蘑菇云得以揭开。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1970年1月30日我国第一代远程地地战略导弹东风-4试射成功。1970年4月24日,我国又成功地把“东方红”人造地球卫星送上了太空。“两弹一星”极大地增强了我国的国际地位,鼓舞了我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信心和民族自豪感。1964年底到1965年初,第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一次完整、明确地提出了要把我国建设成为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的目标。然而,四个现代化的宏伟战略目标却被““””打断了。1966年5月到1976年10月的““””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一些新铁路和南京长江大桥的建成,一些技术先进的大型企业的投产,籼型杂交水稻的育成和推广。一个更为显著的变化是在外交领域,在不断加深与亚、非、拉国家友谊的同时,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新中国一步步打开西方世界的封锁,为国家发展开拓了新的空间。1971年10月25日,第二十六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四个月后,美国总统尼克松的专机降落在北京,他的此次行程,被称作“改变世界的一周”。中美关系的突破与发展,成为二十世纪外交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做出了一系列理论创造,提出了一系列独创性的理论观点。此时的中国,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交织着建设新国家的巨大热情,汇聚成一股无穷的力量。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在探索过程中,虽然经历了严重曲折,但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来决定国家的未来,年轻人的“中国梦”汇成整个国家的“中国梦”。所以我们更应该坚定梦想,自强不息的去奋斗去拼搏,完成自己的中国梦。

梦想是太阳,不像一个世纪那样遥远,我们学校目前也正处在前进的道路上,教学成绩虽然在曲折的道路上前进,但只要全体教职工共同努力,它就会从地平线上蹦出,万道朝霞正照耀在我们的眼前,激励我们勇往直前。

观看中国心得体会篇3

在我国悠久的家风传统中,“勤俭”堪称古今第一家风。“万吨油装不满漏砂锅”这句话的含义是:粮满仓、油满缸、金银财宝装满箱,也经不住穷奢极欲,挥霍无度。正所谓“天下之事,常成于勤俭而败于奢靡”。蔡学岭父亲将其作为家训,就是提醒后人,“有余粮也不能忘了过去的苦日子,任何时候都不能浪费粮食。”这无疑是给后人最好的馈赠。

优良家风是一个家族最宝贵的财富,是无形的“传家宝”。勤俭家风既包含朴素持家的价值观念,也包含崇德向善的美好愿望,如诸葛亮《诫子书》中的“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司马光《训俭示康》中的“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朱柏庐《治家格言》中的“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节约不仅仅体现在粮食上,更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勤俭”传家,就是要传承老一辈的优良品德,让家人及后人谨遵“传家宝”的教诲,让勤俭成为习惯,让节约成为生活方式。

“勤俭”传家,不只是挂在嘴边的口头禅,更重要的是以身示范。宋代理学家朱熹历仕四朝却一生淡泊名利、安守清贫。一次,他去看望女儿女婿,留下来吃饭。因家中贫困,女儿只端出几碗大麦饭,对父亲很是愧疚。朱熹却不以为意,开开心心地吃了,并告诉女儿勤俭度日是良好家风,对于饮食,不必计较好坏。许多老一辈革命家也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周恩来总理从不浪费一粒米、一片菜叶,每次吃完饭,总会夹起一片菜叶把碗底一抹,把饭汤吃干净,最后把菜叶吃掉,偶尔掉在了桌上一颗饭粒,也要捡起来吃掉。

但凡老一辈,都会思量日后为后人留点什么。“留财”还是“留德”,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见识和胸襟。无论是古代先贤还是老一辈革命家,都崇尚“节用裕民,俭以养德”,不以家财留子孙,而以美德传后人。

今天,我们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虽然生活水平提高了,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不能丢,艰苦奋斗、厉行节约的本色不能变。“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这是我们从小家到大家,都必须遵循的道理。我们应该以“勤俭”传家,从“娃娃”抓起,从节约粮食做起,不浪费一粒米、一滴油、一度电,引导我们的家人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养成勤俭节约、反对浪费的良好习惯,让优良家风代代相传,让懿行美德生生不息。

观看中国心得体会篇4

今年的春节与往年截然不同,城市不再喧嚣了,街道不再热闹了,零零星星闪过几个人影也是行色匆匆的。难道春节不应该是大家喜气洋洋地欢聚在一起,热热闹闹地走亲访友吗?可是,现在人都去哪儿了呢?

原来是爆发了一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这种病毒的传染性极强,人传人的速度非常快,短短几天整个湖北就沦陷了。由于特效药的研制需要时间,而这种病毒又极易传播,导致近乎全国性的严重疫情。就在这危难的时候,我在新闻中看到84岁高龄的钟南山爷爷不顾个人安危,奋斗在疫情最严重的武汉。许许多多的医生和护士,许许多多个日日夜夜,他们穿着厚重的防护服,戴着护目镜和口罩,在疫情严重的一线没日没夜地为那些并不认识的叔叔、阿姨、弟弟、妹妹治疗护理。他们厚厚的护具下面,沉重护具勒出的印子里不知道包含着多少辛苦。

社会各界爱心人士都伸出了援助之手,有的出钱,有的捐医疗物资,有的送生活补给,大家都为危难中的同胞献出了自己的一份力量,这一份份爱心温暖了一座城,温暖了无数在危难中的中华儿女的心。

为了防止病毒持续扩散,我们保护自己和家人的最好方式就是减少外出,外出时务必戴上口罩,要做到勤洗手,勤通风,绝不给祖国,给那些“逆行者”添麻烦。我相信只要我们中华儿女团结一致,众志成城,必会取得胜利。

武汉加油!中国加油!

观看中国心得体会篇5

全面反映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的纪录片《辉煌中国》在广大人民的热切期待中“揭开面纱”。纪录片以“接地气”的方式,讲好“精彩故事”的形式向人们呈现出砥砺奋进的五年中一幅幅中国桥、中国路、中国车、中国网、中国港等气势恢宏、波澜壮阔的中国大美画卷。

砥砺奋进的五年,一个个筑梦工程圆梦;铺展宏图的五年,一个个奇迹工程震惊世界。天堑变通途,杭州湾跨海大桥、青岛跨海大桥、武汉长江大桥、南京长江第四大桥等世界级的跨海和跨江大桥,为经济的腾飞铺就了坚实的跑道,为经济的发展注入强大的动力。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全线贯通更是将中国桥隧技术推向世界,推向新高度。届时,2020年粤港澳大湾区将形成以珠江至西江为经济带腹地,带动中南和西南的发展,并辐射东南亚、南亚的经济大格局。

道路通,百业兴。一百多年前,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中构建“振兴中华”的宏伟蓝图时就将兰渝铁路列入了“中国铁路系统中最重要者”。然而,850公里的兰渝铁路需要穿越海拔3000米的秦岭,地势复杂多变。被称之为“鬼门关”的14公里胡麻岭隧道打了8年才贯通。兰渝铁路通车后,“人畅其行,物畅其流”。兰州与重庆的铁路运输距离将由1466公里缩短至855公里,客车运行时间由22小时缩短为6.5小时,货运年吞吐量达5000万吨。届时,中欧班列的国际货物运输时间也将节省11个小时,实现了时间的高效压缩,创造出更多的经济效益。

如今,中国的高速铁路网已超过2.2万公里,居世界第一,超过了第二到第十名里程的总和,而且近六成是这五年建成的。砥砺奋进的五年,中国高铁创造诸多世界奇迹,海南环岛高铁与大海美丽邂逅,兰新高铁尽览西部风情,哈大高铁冰天雪地里的“黄金线路”,京广高铁一日体验“四季更替”,宁杭高铁目睹江南水韵……不仅如此,中国还勾画出“八横八纵”的高速铁路网络新版图,目标在2020年将高速铁路网提升至3万公里,覆盖80%以上的大城市。滚滚车轮将会滚动出经济要素的快速流动,更滚动出区域协同发展的新空间、新动力。中国高铁用装备技术、人才创新和营业里程创造出中国品质、中国速度、中国实力和中国底气。

?辉煌中国》是在回顾五年取得的伟大成就,是给予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前的贺礼,同时也是一个砥砺奋进的起点。展望未来,一个个伟大工程在祖国大地拔地而起,一条条高速路网纵横交织在一起,它们共同让中国的经济血脉变得更加畅通,共同勾勒出中国经济运行效率的新版图,共同描绘出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观看中国心得体会篇6

党中央组织拍摄的大型政论专题片《法治中国》播出后,引起大家强烈共鸣。内容涵盖法治建设的各个方面,既有权威的政策解读,又有生动的案例剖析,极大地增强了人民群众对于法治精神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从而掀起一股“学法用法守法”的思想浪潮。

人民群众不会忘记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党员干部不会忘记重要文献选编中“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执政观念,各族人民不会忘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里“全面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伟大征程。各阶段思想认识不是独立的,而是继往开来、传承创新的,在新时期新起点,我们再次扬帆起航。

全党全国上下应坚定理想信念,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坚定不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坚定不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攻坚克难、锐意进取,不断书写全面依法治国雄伟篇章。让法治精神照亮中国梦,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观看中国心得体会6篇相关文章:

观看榜样八心得体会优秀6篇

观看教育警示片心得体会6篇

观看罪与罚心得体会推荐6篇

观看《长津湖》电影心得体会优质6篇

观看《建党伟业》心得6篇

观看安全重于泰山心得体会6篇

观看优质课心得6篇

观看国家监察第五集心得体会6篇

观看罪与罚心得体会优质6篇

小学生观看榜样6心得体会5篇

观看中国心得体会6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188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