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山心得体会6篇

时间:
Youaremine
分享
下载本文

通过写心得体会我们能够更好地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流水账似的心得是没有任何阅读的价值的,我们写之前一定要整理好写作思路,28范文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韶山心得体会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韶山心得体会6篇

韶山心得体会篇1

二是传承革命精神,扎实做好本职工作。立足本职岗位,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伟大号召,将老一辈革命家勤俭朴素、无私奉献的精神不断传承和发扬,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杜绝畏难情绪,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真抓实干,苦干、巧干、加油干。

三是扎实工作作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通过参观学习,我们深刻领悟到了毛主席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党员要把改变工作作风真正落实到具体行动上。迎难而上,增强工作的实效性。敢于讲实话、真话,敢于听实话、真话。重实际、办实事、求实效。

韶山心得体会篇2

在实地教学计划中,为我们列出了参观伟人故里、纪念馆等课程,带领我们深入了解在120多年前的小山村,走出了一位改变中国、改变世界的伟人毛泽东。有人说,毛泽东是山的儿子,他是从韶山走出来的,现在依然是一座无法超越的高山。是中华民族的一位巨人,他那巨大的肩膀担当起民族解放的历史重任,如一座巍峨的高山使中华民族傲然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就是怀着这样浓烈的敬仰之情,排着长长的队伍,缓缓前行瞻仰毛泽东故居,毛泽东故居在韶山冲中部,坐北朝南,土木结构。门前通过小平两口相连水溏,就像养龙池一样,也是毛泽东少年时游泳的地方。周围山上竹林苍松茂盛。走进屋内,一间间小屋黑暗狭窄,触摸伟人用过的桌子,我注意了那小小的油盏,遥想当年,一个心存大志的少年,写下了“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的豪言壮语,在这里面对黑暗的中国,萌生了要改变世界的雄心,立下了“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的高远志向。一盏油灯点亮了他的心灯,最后燃遍了全中国。

第二天我们经过20分钟的车程,又来到了滴水洞,滴水洞景观集造化之神秀,萃人文之盛事,因而蜚声海内外。洞内小溪曲曲弯弯直通竹林深处,小溪沿岸林木繁茂,挺拔的松林中夹杂着茂密的楠竹,而上百种野花漫山遍野地生长着。山路的一侧是小溪和水库,毛泽东曾在水中游泳,游出了湘江、游过了长江、游到了中南海,在世纪的惊涛骇浪里遨游。龙头山沟坨中毛泽东的曾祖父葬在这里,据说此处风水绝伦,是一块难得的宝地。国民党曾三次派遣部队来掘毛家的祖坟,因当地百姓的保护而均未得逞。

告别神奇瑰丽的滴水洞,经过一个半小时的车程,我们又来到了刘少奇的故乡花明楼。参观了刘少奇铜像、纪念馆、故居、花明楼景区。追寻刘少奇革命的足迹,缅怀刘少奇神奇而伟大的光辉人生,沉甸甸载满的感慨总是萦绕心头,稀嘘不已。

伟人故里之行,收获的是精神财富,伟人的革命精神,荡涤着我的灵魂,使人神清气爽,虽身居陋室,觉富比王侯。和平世界来之不易,我们虽不能在乱世中欲血奋战过,继往开来,珍惜现在,开创未来,我们仍然任重道远。古人孔老夫子曾想建立一个理想国度:在这个国家里,人人礼尚往来,安居乐业,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一幅怡然自得的世外桃源景象。然而时至今天,中国人民继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继续努力拼搏着,为事业奋斗不息,在为革除积弊而孜孜努力。我将踏着伟人的肩膀,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下定决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终生。

韶山心得体会篇3

红色之旅,心灵洗礼

——参观韶山心得体会

韶山,一个神圣而光荣的字眼,令无数党员群众魂牵梦绕、真切向往,于我而言更不例外。不同寻常的5月,在长沙电厂的安排下,我厂赴长沙电厂学习人员一行踏上了红色之旅,寻访革命先辈的奋斗足迹,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革命的摇篮、红色之都——湖南韶山,接受革命传统教育,感受积淀深厚的韶山精神。

一代伟人毛泽东同志开启了20世纪新中国历史的伟大篇章,戒马倥偬 ,运筹帷幄,毛泽东以其卓越才能和盖世功勋在世界舞台上确立了世纪为人的崇高地位,他的崇高精神、伟大品格、科学思想、丰功伟绩,永远铭记在我们心中,永远鼓舞着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个民族人民不断奋勇向上。

“韶山精神”,是韶山,是伟人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毛泽东字字珠玑的豪迈诗句,是对战争年代以韶山党支部为核心凝成的韶山精神的高度概括。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这一精神又被赋予“坚定信念,团结奋斗,无私奉献,开拓进取”的时代内涵,孕育了一茬接一茬的英雄模范人物。在战争年代,韶山人牺牲了1598位英雄儿女的宝贵生命,仅毛泽东一家,就牺牲了6位亲人——毛泽民、毛泽覃、毛泽建、杨开慧,还有毛楚雄、毛岸英,这些闪光的名字,与韶山精神一起永垂不朽。韶山共产党人以他们的壮怀激烈、视死如归,书写了一部风云激荡的战斗史、一曲荡气回肠的正气歌。

在毛泽东铜像广场,我们步行走到毛泽东铜像前,进献花篮、鞠躬敬礼,通过这种最传统的方式来祝福、纪念、缅怀??

在毛泽东纪念馆,毛主席一个个感人的故事震撼着现场每一位参观者。从毛主席舍小家为大家、为革命牺牲六位亲人的故事中,我们领悟到了毛主席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看到毛主席那留有73个补丁的睡衣和书籍、党费证等遗物时,党员们深深感受到了毛主席艰苦奋斗的崇高境界和伟大的人格魅力。

随后我们来到了毛泽东故居——一个伟大的思想家、军事家和战略学家学习和成长的地方。这是一套非常普通的两家合居的湖南民居,面临池塘,依托青山,几间黄土泥墙和黑木灰瓦搭建的大房,里里外外收拾得非常干净。各间居室内均有木牌说明原为谁人所住,杂屋也都表明其用途,一应农具家什俱全。普通而陈旧的家具,表达着那个时代的朴实。

这次红色之旅,我们不仅欣赏到了韶山清幽、俊美的自然风光,更圆了自己的红色梦想。如今硝烟散去,只留下静静的故地、葱郁的山林,让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去回想艰苦年代的生死考验、血泪洗礼。没有这里的英烈就没有我们和平的生活,没有他们的流血牺牲,就没有我们今天现代化的建设。对我们来说,红色之旅不是一般意义的特色旅游,一座座历史遗址不仅有其独特的思想教育作用,而且它所代表的人文精神,它的文化色彩、历史风貌,以及自然风光,都会对我们产生永久的魅力,给我们留下了一笔可贵的精神财富。作为革命的后继者,我们要珍惜今天的幸福,历史的红色之旅结束了,但未

来的红色之旅却刚刚开始!我们要把红色的革命传统带回来,代代相传,成为实现中华民族全面复兴的永久动力。

通过这次韶山之行,使我受到了深刻的教育,作为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生在和平年代,在党的红旗下成长,更应该清醒的认识到自己肩负的责任,更应该用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时刻牢记党员的义务,在工作中起到率先作用,作好带头工作。通过这次韶山之行,使我受到了深刻的教育,受到了灵魂的洗礼,为此,我要努力做到:

(1)树立终身学习理念,通过学习不断的提高自己,在工作上要有紧迫感,要学以致用,保持旺盛的斗志,应对方方面面的挑战。(2)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履行党员义务,自觉用党员的标准约束规范自己,真正发挥先锋模范作用。(3)一切从实际出发,做好本职工作,努力学习,踏实工作,为xxxx作出最大的贡献。

韶山心得体会篇4

红色之旅心得体会

在“七一”建党节即将来临之际,我们怀着对伟人无比崇敬的心情,参观了湖南韶山和长沙的革命传统教育基地。踏着伟人曾经生活、学习、革命的足迹,瞻仰了伟人毛泽东、刘少奇同志的铜像、故居和纪念馆,缅怀了伟人的丰功伟绩。此行使我深受教育,获益匪浅。

我们首先来到刘少奇主席的家乡花明楼参观。这是一个位于湖南省宁乡县名叫炭子冲的小山村。故居前临池塘,后靠山林,房屋简单朴素,尤如主席朴实无华、平易近人。1919年前后,21岁的刘少奇离开了家乡,投身革命,为党为人民耗尽心血,奉献了自己的一生。我们参观了少奇同志各个时期革命和战斗的照片和文物。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少奇同志蒙冤而死的一些文物。

随后我们离开刘少奇主席的故居来到韶山冲,两处革命胜地相距仅37公里,韶山是一块山明水秀的地方,伟人毛泽东就出生在这里,并在此度过了青少年时代。当我们来到韶山的中心——毛泽东铜像广场,远远就看到一尊高大的塑像耸立正中,我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走近瞻仰着毛主席的身影,只见他身穿中山装,手握书卷,面带微笑,神态悠然。不禁心潮澎湃、感慨万千,让我想起他那豪迈飘逸的诗篇《沁园春·雪》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脍炙人口的词句。仿佛看到,毛主席带领全国人民与敌人进行着血与火的斗争。毛主席铜像微笑着望着前方,他老人家是不是也为我们的国家欣欣向荣、日新月异的变化而感到欣慰呢。

接着,我们参观了毛主席故居,这是一座普普通通的农舍。它坐南朝北,背山面水。屋前荷花塘绿水滢滢,微风过处,荡起缕缕涟漪。放眼青山,绿水把这座普通农舍点缀得生意盎然。天井、杂屋、厨房、毛主席父母的卧室以及毛主席的卧室,历历在目。那些旧物,书桌、衣柜、石磨、水车,都曾留下过毛主席及其亲人的印迹。毛主席正是在这里长大并树立投身革命的信念。关于毛泽东的革命故事,在很早的时候就知道不少,并在思想上留下了深深的烙印,而此行亲自感受、见证了毛主席生活、学习的环境,让我们更系统、深刻地体会到革命时期的严峻背景和革命的艰难历程。思想受到了极大的震撼,自己受到了深刻的革命传统教育,加深了对伟人毛泽东的无比敬仰。

从毛泽东同志纪念馆和刘少奇同志纪念馆介绍的生平业绩以及陈列的物品中,可以看出,两位伟人有许多共同之处:他们都是在年青的时候就开始追寻真理,投身革命,为国为民,艰苦朴素、辛勤工作、无私奉献,自始至终坚定革命的信念,没有留恋富贵、贪图享乐,并为党为人民献出了他们毕生的精力。

红色之旅尽管只有短短的四天时间,却使我们深受了一次丰富而生动的革命传统教育,使我们真切感受到共和国江山来之不易,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的建立,有无数的热血儿女铺路。在这些烈士中,许多人就个人出身来说,他们的条件在当时应该说是很优越的,他们个人的生活应该比较顺利,是用不着流血牺牲的。毛泽东出身于富农的家庭,家里房子有13间,生活在当地

来说应该是比较富裕的;刘少奇家庭财产也是比较丰厚的,共有房屋21间半,前临碧水,背倚青山,左有参天古树,右为村民农舍。但为了人民的利益,国家的危亡,他们都舍弃了这些。我觉得,这些都是共产党员先进性的最好体现。

这次红色之旅,我们不仅欣赏到了湖南清幽、俊美的自然风光,更圆了自己的红色梦想。我们永远不会忘记那段红色历史,如今硝烟散去,只留下静静的墓园、葱郁的山林,让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去回想艰苦年代的生死考验、血泪洗礼。没有这里的英烈就没有我们和平的生活,没有他们的流血牺牲,就没有我们今天现代化的建设。对我们来说,红色之旅不是一般意义的特色旅游,一座座历史遗址不仅有其独特的思想教育作用,而且它所代表的人文精神,它的文化色彩、历史风貌,以及自然风光,都会对我们产生永久的魅力,给我们留下了一笔可贵的精神财富。作为革命的后继者,我们要珍惜今天的幸福,凝心聚力,奋发图强,努力实践“三个代表”,时刻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肩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我们要把红色的革命传统带回来,在新的历史时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赋予革命传统以新的内涵,爱岗敬业,扎实工作,为燃气事业的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韶山心得体会篇5

今年暑假学校党支部组织全体党员进行了一次红色之旅,作为今年建党xx周年系列纪念学习活动之一。7月4日我们来到了“红太阳升起的地方”——毛主席故乡湖南湘潭市韶山冲。我们循着领袖的足迹,寻觅伟人青少年时期的生活、学习、劳动和早期从事革命活动的点点滴滴,接受一次革命传统教育。

我们先来到广阔雄伟的毛泽东铜像广场,我们庄严地向主席铜像敬献了花篮,向主席三鞠躬。围绕铜像瞻仰伟人雄姿,心中感受着日月同辉、杜鹃竞放的神奇;感受伟大领袖的风采和勇往直前的巨大力量,心中油然升起一种对伟人的敬仰。

再来到毛泽东纪念馆,参观“毛泽东生平业绩展览馆”,听讲解员介绍了了毛泽东从立志救国,探求真理到改造中国与世界的辉煌人生历程,以及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的形成。“毛泽东同志遗物展”中,主席使用过的几万件遗物,仿佛在细说着领袖八十三载春秋的工作和生活。既有反奢倡俭,清廉如水;又有雅情逸致,坦荡襟怀。“毛泽东同志的革命家庭”就是一本革命教科书,毛主席一家为中国的解放事业先后牺牲了六位亲人,他们的英雄事迹就如主席诗词中所说:“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最后我们来到毛泽东故居,看到陈列品中有许多当年的旧物,如书桌、衣柜、油灯、石磨等,都曾留下毛主席及其亲人的印迹,目睹着主席的这些遗物就像看到主席和他的亲人们当年朝夕相处,患难与共的场景。

从主席故居出来,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喜欢画画的我从孩提起就爱画红太阳,看着自己蜡笔画下的天安门、韶山冲熠熠闪光,那种对伟大领袖的无比崇敬早已铭刻在心里。长大成人,由学生到人民教师,了解了更多毛主席的事迹和思想,经历了更多的时代变迁和个人历程,对伟人的崇敬始终不变,而且历久弥新。这次来到久已向往的毛主席故居,睹物思人,感慨颇多。

时至今日,人民所以对他深情怀念,是经过了时间的洗礼,证明无论他的思想、功德、人格、才智、学识还是著作理论或对世界、中国、后人的影响,谁都无法与之相比!

一个大国必须有自己的哲学、文化、价值观、安全、尊严、发展战略以及政治的感召力,仅仅靠冷冰冰的钱是解决不了这些问题的。而毛泽东思想、著述正是华夏文明最科学最辉煌的宝库,是振兴中华造福人民和谐世界的指南,我们有什么必要舍近求远、匍伏在西方的洋教条下——?!邓小平说过:毛泽东思想过去是中国革命的旗帜,今后将永远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和反霸权主义事业的旗帜,我们将永远高举毛泽东思想的旗帜前进。胡锦涛在“纪念毛主席诞辰座谈会上的讲话”明确提出:“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我们都要始终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旗帜”。

欧盟轮值主席奥托利称毛主席“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人物之一”。

英国首相卡拉汉说“中国今天在世界上的地位就是他的无以伦比的纪念”。希思说:“历史将说,从他的人格和成就而言,他是现代最卓绝的人物之一”。法国总统德斯坦说“由于毛泽东的去世,人类思想的一座灯塔熄灭了”。

韶山之行虽然短暂,但一路追寻着伟人的足迹,感受着这个孕育了伟人智慧和风采的地方,感怀着伟人的丰功伟绩和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牺牲,奋斗,奉献。主席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博大胸怀和艰苦奋斗、严于律己的高尚情操,为祖国富强、人民幸福所做的巨大努力和牺牲,都将为热爱祖国的炎黄子孙所铭记。

韶山心得体会篇6

参观韶山、花明楼的心得体会2005年3月26日-27日,教育局机关党支部组织全体党员踏上了红色之旅,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革命的摇篮、红色之都——韶山冲、花明楼,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在这些地方,我们重温了峥嵘的历史,看到了众多的文物,听见了动人的故事,收获甚多。

一、舍小家为大家。红色之旅尽管只有短短2天,却使我们深受一次丰富而生动的革命传统教育,使我们真切感受到共和国江山来之不易,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的建立,有无数的热血儿女铺路。在这些烈士中,许多人就个人出身来说,他们的条件在当时应该说是很优越的,如果只是管“小我”的话,他们个人的生活应该是比较顺利的,是用不着流血牺牲的。毛出身于富农的家庭,家里生活在当地来说应该是比较富裕的;杨开慧烈士出身于教授的家庭,家里有许多的家产;刘少奇家庭财产也是比较丰厚的,共有房屋21间半,前临碧水,背倚青山,左有参天古树,右为村民农舍。但为了人民的利益,国家的危亡,他们都舍弃了这些。在毛纪念馆,毛主席一个个感人的故事震撼着现场每一位党员领导干部:从毛主席舍小家为大家、为革命牺牲六位亲人的故事中,党员们领悟到了毛主席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看到毛主席那留有73个补丁的睡衣和书籍、党费证等遗物时,党员们深深感受到了毛主席艰苦奋斗的崇高境界和伟大的人格魅力。二,艰苦奋斗,敢于胜利在这些景点,我们了解了当时贫困的生活和险峻的军事环境:我们看到了毛主席挑粮上山的箩筐和扁担;条件艰苦,吃的食品是红米饭、南瓜汤,这些东西在当时已是上等的饭菜了。大家深深地感受到了艰苦岁月里革命先烈不屈不挠的斗志,红军就是在这里度过“红米饭、南瓜汤”的日子,忍受严寒酷暑,保卫红色政权。我们由衷地赞颂一代伟人毛为国为民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无所畏惧,敢于胜利!三,反对教条,实事求是中国革命的胜利不是一帆风顺的,它充满了曲折。在这个过程上凡是做到实事求是,中国革命就取得成功,背离了这条原则,革命就面临着困难和失败。秋收起义失败后,毛经过深思熟虑,进山当起了“山大王”,历史记载的“农村包围城市”等思想均在井冈山时期产生,这些思想含蕴于青山、淬火于实践,指导着工农红军的方向。中国革命所面临的是既不同于西欧又不同于俄国的特殊的社会环境,它所要解决的是既不同于西欧又不同于俄国的特殊而困难的革命任务,它有着自己的特殊性。离开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中国革命寸步难行。但马克思主义不是僵死的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空谈马克思主义的一般原则和公式,对中国革命无济于事。从思想理论上和实际行动上解决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的特殊环境相结合的问题,对于中国共产党人来说,就是更加迫切的和命运攸关的事情。中国共产党人从井冈山时期开始,在不断的成功与失败的曲折经历中,逐步认识到这一问题的重要性并紧紧围绕这个主题,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思想体系,解决了许多国家的共产党所没有解决或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好的这一普遍性的问题,作出了自己特殊的贡献。当年,毛领导的秋收起义惨遭失败,5000人的队伍仅存1000人,竟出现了枪多人少的局面。面对严峻形势,毛审时度势,从实际出发,说服教育大多数人,向罗霄山脉中段行军,使中国革命有了最初的立足点。从此开创了建立和发展红色政权的理论,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在建军和建党等问题上,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适合中国国情的原则。在这些期间,以王明为代表的教条主义者,否定毛的正确理论与实践,坚持照抄共产国际决议和照搬苏联经验,他们的左倾错误使革命根据地和白区的革命力量遭到巨大的损失。在同“左”倾错误的艰苦斗争中,毛始终坚持了实事求是的原则,提出了“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等著名论断,指导中国革命走出了低谷。

韶山心得体会6篇相关文章:

毒品体会心得体会6篇

教师校本培训心得体会培训心得体会6篇

家访体会与心得体会6篇

卫生体会心得体会优质6篇

石油心得体会6篇

小学心得体会6篇

垃圾分类体会心得体会模板6篇

尊重心得体会6篇

入职培训心得体会心得体会推荐6篇

垃圾分类体会心得体会最新6篇

韶山心得体会6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198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