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东坡的作文优质7篇

时间:
Trick
分享
下载本文

写作文常常让人头痛,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缺乏平时的素材积累,在写作文之前,提前列好提纲是非常必要的,它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组织思路,下面是28范文小编为您分享的写东坡的作文优质7篇,感谢您的参阅。

写东坡的作文优质7篇

写东坡的作文篇1

东坡园,顾名思义,一定与苏东坡有关。不错,东坡园就是我们常州人民为纪念苏东坡而建的。

一下车,门口的公园简介就映入了我的眼帘。看完后,我知道了苏东坡对我们常州情有独钟,曾11次来此地游玩,而我们常州人民对苏学士也十分敬仰,因此用他的名字命名这座公园。

进入大门,我们看到了许多竹子。因为正是春季,翠绿欲滴的竹叶显得格外耀眼,一下子就把我们的目光抢了过去。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竹子呢?原来这都是为苏东坡而栽的,因为苏东坡曾说过:“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可见,他对竹子的喜爱有多么深。

穿过一扇拱形门,欣赏着一路的竹子,便看到了东坡塑像。只见苏东坡侧身躺着,撑起头,右手还拿了一枝大毛笔,好像是灵感刚刚飞来,他正要挥毫作诗呢!

接着,我们又来到了御碑亭。御碑亭中全都是乾隆皇帝为苏东坡题的字、词、诗。相传,乾隆皇帝十分敬仰苏东坡,他得知常州是苏东坡的第二故乡,也经常来我们常州游玩,从而题下了这些字、词、诗……

不知不觉,我们已来到了御码头。听老师说,当年苏东坡坐船顺着运河水来常州时就是在这里靠船上岸的。看着滔滔的运河水拍打着堤岸,听着一艘艘大轮船发出的那雷鸣般的轰响,我的眼前仿佛出现了几百年前苏东坡上岸时的情景:这是一个风和日丽的上午,常州所有的居民都站在码头边盼望着一个人的到来。他是谁呢?只见远处的河面上有一条乌篷船向码头边驶过来。船慢慢靠岸了,从船舱里走出来一个熟悉的身影。呀!这不是苏学士吗?“苏学士!”“苏学士!……”乡亲们激动地呼喊着。苏学士热泪盈眶,与乡亲们一起向自己的住处走去。真是鱼水情深啊!

紧接着我们又游览了仰苏阁、洗砚池等地方,激动的心情从未停止过,真想从心底里喊一声:“啊!东坡园,你就是苏东坡学士与常州人民那份真情的见证地!”

写东坡的作文篇2

?苏东坡传》不失为一部好的传记,看林语堂先生的叙述,含蓄,内敛却充满了自己的见解。语调平和,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将苏东坡的一生娓娓道来。

我喜欢他是一个政治家,一个坚持己见者。他一往无前的文笔,势如破竹,却又频频受阻。但他不曾怕,也不曾后悔,“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在那一出著名的乌台诗案里,被审问的他受尽折磨,而被释放之后的第一天,他又写了两首诗下来。写罢,他丢下笔,仰天长笑:“我真是不可救药!”

这就是苏东坡,他的一双慧眼,能看破天机,那一颗热烈而永远燃烧的心,伴随他的政治,文学生涯,穿插在他的一言一行,一字一语中。他化笔为剑,剑锋所指,皆为百姓疾苦,民不聊生。他反对实行新法,因为他看到民间的种种苦难,而“如蝇在食,吐之乃已”。在王安石得势,正不断排除异己之时,在文武百官敢怒而不敢言之时,他还是站了出来,毫无悔意,要将这一切说出来,更以他惊人的文笔写出来,他又何曾悔过,怨过?

是的,他是一个政治家,但与其他千万个政治家不同的是,虽然在不断受挫,可他仍未改过他的初心。他像是一把百姓的利刃,为了这一切百姓的疾苦而出鞘,斩开这个世界对真相千层万层的包裹,直指要害。这也正是他所吸引人的,为了百姓,为了人民,也为了自己。他在黄州为抗水建起的黄楼,正傲然于洪水之上;他在一出出审案里,对无罪者的宽容,都刻写在百姓的心中;他毫不吝啬的笔墨,挥洒在历史的画卷上,是一幅典雅的山水画,汇聚成我们心中的苏东坡,一个政治家,乐天派,美食家,书法家,艺术家。

苏东坡的一些墨迹,或许沉淀于久远的过去中,消失殆尽。但细数他的一生,我们实在折服于他对人生的见解,他的势如破竹,乐观向上,都永存于他走过的路上,他见过的,亦或者没见过的人们心中,生生不息。

写东坡的作文篇3

?苏东坡传》,非简单之流水帐,更非采用“春秋笔法”,而是林语堂先生阅读大量资料,包括苏东坡的札记、诗词、私人书简等后所着的传记。我心度之,是否林先生与苏东坡有诸多相似之处,不然为何其言己了解、喜爱苏东坡,而又能将《苏东坡传》写得如此色彩鲜明、感情丰富。

观苏东坡一生,无法不对其才智赞叹不已;而其言行、诗词、幽默,无一不是其才智的体现。

苏东坡是幽默的。某次与王安石谈及王之所谓“字源学”时,引用《诗经》中“鸣鸠在桑,其子七兮”,并父母共九只鸟,以王安石的方式来向其解释为何“鸠”为“九”、“鸟”二字合成,实为嘲讽;后某次更戏谑王安石曰“‘波’若是 ‘水’之‘皮’,则‘滑’就是‘水’之‘骨’了。”即使在被贬至缺医少药的海南之后,对朋友僧人参寥的关心,他仍在回信中说“但若无医药,京师国医手里,死汉尤多。”以此来告知朋友不必担忧。

苏东坡是热爱生活的。其余不必说,仅在美食方面,就有轶事、传说数桩。他自己研究烹饪之法、自己酿酒,更是留下了“东坡肉”、“东坡壶”以传后世。他在诗词中,也多次提及美食--“无竹令人俗,无肉使人瘦,不俗又不瘦,竹笋焖猪肉”、“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等等,不一而足。

苏东坡是感情丰富的。他的《江城子》一词,对其亡妻寄以情思,与其“大江东去”风格迥异,凄婉哀伤。在朝云因瘟疫早逝后,他在《朝云墓志铭》和《悼朝云》一诗中,均表达了深切情爱与伤痛,后来更在《西江月·梅花》一词中,以梅花象征朝云,既似写花,又似写人。

苏东坡是刚直的。尽管有过数次因诗而被捕、受审,但他仍然不改犀利词风。好友刘恕罢官出京时,他写诗讽刺“群乌未可辨雌雄”,后又写“犹诵麦青青”,对官场荣耀表示鄙夷之意。在某次刚刚被释出狱后,即写诗两首,随后自己也掷笔笑道“我真是不可救药!”

苏东坡也是幸福的。他一生交友无数,知己遍天下,兄弟情深,妻妾对其关爱有加。尽管不如意事众多,如朝云笑言其“一肚子不合时宜”,但他的生活又怎可不称为过得快乐呢?

如林语堂先生所言,苏东坡“像一阵清风过了一生”,“根本是他本性的自然流露”,“他的肉体虽然会死,他的精神在下一辈子,则可成为天空的星、地上的河”。谁说不是呢?仅此感怀东坡居士这位旷古奇才吧!

写东坡的作文篇4

当时读它依然带着一些目的性和应急性——为了讲好《大学语文》的一节专题,即《宋代文学的集大成者——苏东坡》。后来了解到,这本书还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长篇传记开标立范之作。学贯中西的林语堂先生用生花妙笔,将一位文学家、政治家、书画家的一生娓娓道来,一个性格鲜明、多才多艺、形象饱满、可敬可爱的苏东坡清晰地浮现在人们的眼前。

古人之中,我最喜欢苏东坡,首先是喜欢他那些“明月几时有”“横看成岭侧成峰”等等朗朗上口的诗文,再就是被他的“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旷达乐观态度所折服,读完这本书后,更觉得他“是天地间的凤毛麟角”,也只有林语堂林大师的如椽之笔能把他夸尽、写真、写活。林大师说:“知道一个人,或不知道一个人,与他是否为同代人,没有关系。主要的倒是对他是否有同情的了解。归根结底,我们只能知道自己真正了解的人,我们只能完全了解我们真正喜欢的人。我认为我完全知道苏东坡,因为我了解他。我了解他,是因为我喜欢他。”

而我们知道,有时我们爱上一个人,或者将之视为偶像,是因为我们心里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知道,这样的人是我们穷极一生也无法成为的,无论是先天的天赋,还是后天的风骨气韵,或者是大时代给与的`波澜壮阔。我们挣扎在自己的人生里,一不留神就变成了尘埃,那么渺小,那么为现实所迫,一切都是有理由的不得已,因此别人的闪光天赋和放任性情就成了我们在暗夜里羡慕嫉妒恨的标的之一。

对韩寒如此,对迈克尔杰克逊如此,对苏东坡更是如此。苏东坡的智慧与才情,不但惊艳了同时代的人,还穿越了千载的悠悠岁月,温暖着我们,和我们同悲同喜。这样活泼泼的生命,这样平易近人的古人,这样的心胸才华,这样跌宕起伏的命运和他在命运流转之间表达出的达观幽默,享受生命的态度,真的是古今中外再找不出第二个出来。

每当想到世间曾经有一个这样伟大而温暖的灵魂生活过,我就觉得非常感动。苏东坡用他的文,他的行,他的人,让我看到了生命的一种境界。

写东坡的作文篇5

苏轼,一个响当当的名字,相信每个中国人心中都有一个苏东坡。但在看完纪录片《苏东坡》以后,我才认识到了一个真实的苏东坡。

苏轼有才,且是极其有才。嘉佑元年他参加科举考试,当时的主考官是文坛领袖欧阳修,苏轼清新洒脱的文风当即震惊了他。他本想给苏轼一个第一,可他误以为这文章是他学生曾巩写的,给第一可不太好。于是苏轼以第二名的成绩高中进士。欧阳修也曾说,自己每当读苏轼的文章都要冒汗。后来,一再被贬的苏轼给宋朝词坛更是带来了美的震撼。当时他的水平就超越了宋朝著名词人柳永。在苏轼笔下,万物皆可写,而不再是拘泥于男女之情。是苏轼将词推向了顶峰,造就了文坛新的时代。

他不仅仅在文学方面颇有建树,他还是一个大美食家。

元丰二年,他被贬黄州,生活艰难。每天的饭食都难以入口,市面上的肉又太贵,买不起,它便买来便宜的猪肉来吃。这种肉富人是不屑吃的,而穷人则是不会做。他自己下厨,做出来的猪肉肥而不腻,名为“东坡肉”。近千年后的今天,这仍是一道极有名的菜。不仅有“东坡肉”,还有“东坡饼”。

有一天夜里,他和一个方丈在聊天。突然他感觉到饿了,庙里的小和尚说有碗剩面,就去热烘。谁知小和尚竟打起了盹儿。等他醒来,面已经炸至金黄,全然不是面了。苏东坡一尝,竟然十分好吃,于是这世上便有了“东坡饼”。

关于美食,还有这样一个故事。苏轼被贬至惠州,那里很穷,集市上每天只能杀一只羊,而当官的肯定都要去买羊肉,他自然是买不到的。于是他便买了羊骨头放在火上烤着,然后啃着吃。他还说,这样吃羊骨头,仿佛有蟹的味道。

苏轼虽为大文豪,一开始却也不是个完美的人。他年轻气盛时,才华外露,从不考虑他人感受。但乌台诗案后,他的人生不再顺风顺水。这也是他人生的一大转折点。之后,他懂得了平凡人生的快乐,也成为了一个乐观豁达的人。能在朝廷当命官,也能小城陪民谈。在他眼中,人们都是好的,他也乐于去为大家好。苏轼拥有真正的大爱,他是一个天真的,也是一个可爱的人。

这就是真正的苏东坡,一个真实的、拥有大爱的苏东坡。

写东坡的作文篇6

相传,北宋大文豪苏东坡在西湖做官时发明了一道菜肴,从此,江湖上就流传出了一道名菜——东坡肉。

东坡肉绝对是一道色香味俱全的风味小吃。这次,爸妈就带我来到了杭州,品尝一下这道佳肴。

东坡肉像一座半圆形的小山立在乳白色的瓷盘中央,褐红色的肉配上棕黑色的酒槽,再辅以薄薄一层的浓郁汤汁做底盘,碧绿的薄荷点缀其间,颜色搭配得十分和谐,看着就令人垂延三尺。

微风轻轻吹来,顿时,一股醉人心脾的香味扑鼻而来。香醇的五花肉味中夹杂着淡淡的米酒熏香,鲜美浓郁的汤汁味若隐若现地在鼻尖萦绕。这顺利地勾起了我体内的馋虫,让我欲罢不能。

我迫不及待地拿起筷子,夹了一片肉,放在嘴边轻咬一口,瞬间,五花肉的醇香伴随着米酒的香甜扩散到整个口腔,缠绕住了我的所有味蕾。瘦肉已蒸得特别酥软,只需轻轻咀嚼,便酥烂爽口;肥肉肥而不腻,入口即化,肉食特有的色泽让人胃口大开。嘿嘿,剩下来的肉的遭遇可想而知,那就是被我一扫而光,直到满嘴是油才意犹未尽地离开。

遥想当年,古人也在品味这道佳肴时,必定也有一番独特的滋味。过了这么多年,东坡肉仍然受到人们的喜爱,我也不例外,你呢?

写东坡的作文篇7

雨,淅淅沥沥得下着,细细的雨丝打在树叶上,发出“沙沙”的声响。似乎,一切都显得那么萧瑟。即使是这样,你仍旧可以看见,一位老人,拄着竹杖,穿着草鞋,迈着轻盈的脚步,泰然自若地在雨中行进。他,就是苏东坡。

官场失意,文场败笔,爱妻病逝,仿佛一切都在与他作对,正如他自己所说的那样,“一甩烟雨任平生”。他甚至自嘲,“深入死灰之木,心似不系之舟”。仿佛上天就要将他的心摔个粉碎。

但是,他没有堕落,没有颓废。他坦然面对现实,他以旷达乐观的胸襟接受了这个现实。“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纵使雨一直下,他心中始终有着自己的太阳伞,纵使风一直刮,他脑中始终有着自己的避风处。爱妻病逝,十年后的他仍就记得起爱妻“小轩窗,正梳妆”的模样。他是个有情有义的真男人。

即使自己鬓角微霜,面对外敌的入侵,仍旧“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虽然壮志未酬,但他自己被贬,却还忧国忧民忧天下。似乎整个国家的重担,全都落在他一个人身上,这种社会责任感,超越了权力,地位,金钱……即使他夙愿难以实现,也无愧于国家,无愧于自己……

最终,他将种种不快,全都化成了江水,一句“大江东区浪淘尽”将自己的愤懑随江水而流逝,只留下一种乐观,一种精神,一种力量。

雨渐渐停了,山头升起了明媚的太阳,霞光打散了一切阴霾。他,驻足,四周环视,微微一笑,继续大步向前走去。

写东坡的作文优质7篇相关文章:

写身边的事的作文优质6篇

写元宵的作文优质6篇

写梦想的作文优质8篇

写一月的作文优质6篇

写山东的作文优质8篇

写世界的作文优质5篇

写银杏的作文优质5篇

写美丽的景色作文优质6篇

写风波的作文优质6篇

写西湖的作文优质5篇

写东坡的作文优质7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28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