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的立意要独到而深刻,能够从独特的角度和思考方式来解读问题,通过写精彩的作文可以培养我们的耐心和毅力,28范文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家乡的书作文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家乡的书作文篇1
夜深了,伴着窗外的月色,我的思绪飞呀飞呀飞到了家乡的小河旁。
阳春三月,微风轻轻地抚摸着绿水,千条万条的柳枝仿佛以为阿娜多姿的少女扭着细细柔软的腰肢,跳起柔美的舞蹈。和着潺的流水声,小鸭子们在河面上欢快的嬉戏、玩耍,那嘎嘎的欢笑声回荡在河面上,久久为曾散去。夏日炎炎,火辣的太阳把河水烤得滚烫,似乎会冒出缕缕青烟,这时的小河是最迷人的。
荷叶满塘荷花飘香,此时的河面宛如一个巨大的舞台,荷花们身穿粉色的裙子站在荷叶上跳着芭蕾舞,引来无数只蜜蜂和蝴蝶,它们也随之舞动起来,偶尔还蹦出几条小鱼,为它们欢呼喝彩,夏日的小河真叫人流连忘返呀。
秋高气爽,河岸两旁的树叶全黄了,它们有的随着风飘落到河面上,就像一艘艘载满祝福的小船,缓缓的开像远方。此时莲蓬已经冒出来了,调皮的男孩们在伞一样的荷叶下钻来钻去,摘着莲蓬。我们女孩子们只好眼巴巴的望着他们,恳求施舍,每当我吃着莲蓬时,总是慢慢品尝。吃完了好一会,还能闻到淡淡的清香。
大雪纷飞,寒冷的冬天来了。没过几天,河面上便结了一层层厚厚的冰,就像是给小鱼小虾们装上了一个透明的天窗。一切的静极了,美极了。
家乡的小河,是我魂牵梦绕的地方,我爱那条美丽的小河。
家乡的书作文篇2
我的家乡定南,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每年的11月,大街小巷都浸在脐橙的香味里。
秋雨过后,树叶被冲洗得亮闪闪的。一阵微风拂过,树叶“沙沙”作响,随着风跳起优美的舞步。
脐橙也被雨水冲洗得干干净净,有的探出小脑袋,有的正在享受“阳光浴”,还有的在秋风中频频点头……脐橙大小不一,小的和橘子一般大小,大的和苹果差不多大。脐橙的形状各种各样,有圆形的,有椭圆形的,还有的尖脑袋大肚子……脐橙的底部有一个肚脐眼,我想,这应该是他名字的由来吧。
如果你用刀子切开脐橙,就有一股芳香会扑进你的鼻孔里。轻轻咬上一口,满嘴都是橙汁,甜甜的,感觉自己已经沉浸在香甜之中,每一口都甜进心里,美味极了!
我爱我家乡的脐橙,我更爱我的家乡——定南。
家乡的书作文篇3
家乡的秋天,是一年四季中最美的季节!
蜿蜒的小路旁,那一棵棵香樟树的叶子大部分都变黄了。被风轻轻一吹,如同蝴蝶一般,翩而起舞.地上的小草都换上了黄色的“睡衣”,静静地睡着了.等待明年春天,再次换上绿色的“行装”,为人们展现它那娇嫩的身躯。在秋天这个黄色的季节里,隐隐约约可以看到几簇绿色。仔细一看,哦!原来是那生机盎然、修长挺拔的绿竹和苍翠欲滴的松树啊!快看,那枫树.叶子仍然红得像火,似乎想让一把把“火焰”召唤春天,好让花草树木再次复苏.红、黄、绿这三种颜色交错在一起,使家乡的秋天变得更美了!
家乡的秋天更是一个丰收的季节.
田野里,一株株水稻挂满了金黄色的`稻谷,弯着腰,好像在给凉爽的秋风鞠躬行礼.远远望去,像是大地爷爷家黄色的新地毯呢!不远处,农民伯伯猫着腰,手拿着镰刀,辛辛苦苦地割稻,个个汗流浃背的.家乡的果园里,一棵棵橘树上挂满了盏盏黄色的“小灯笼”;“苹果娃娃”也躲在树上头偷地笑着;最使人注目的是那棵柿子树,橘黄色的柿子形状不大,挂在树枝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恨不得马上摘下一个尝尝.
我爱家乡的春、夏、冬季,更爱那如诗如画的秋天!
家乡的书作文篇4
昨天,我们到曾建熹家去学做家乡菜。妈妈们商量好后,决定做龙抄手。“龙抄手”这个名字的来历是:取“浓”的谐音,也取“龙腾虎跃、龙凤呈祥”的意思,最后定名为“龙抄手”。
龙抄手是这样做的:首先把新鲜的猪瘦肉洗干净,再用刀反反复复的剁碎(在剁肉的同时还要加老姜);然后用力的捏,捏到肉末松软了以后,放点盐再搅拌一下,肉馅就准备好了。
大家围坐在桌旁,左手拿抄手皮,右手拿筷子,开始包抄手了。起先,我们小孩子都不会包,但是妈妈们很耐心的教我们。包着包着,我们也都终于学会了,虽然不如妈妈们包的漂亮,但我们也一点没有气馁。我们跟着妈妈们坚持到了最后,一大盘漂亮的抄手终于包好了。看着我们的劳动果实,我忍不住咽了咽口水,今天晚上我一定要多吃点。
阿姨把龙抄手放到开水锅里,龙抄手在里面开始欢天喜地的跳起舞来啦。过了一会儿,它们跳累了,就浮到水面上来休息。阿姨把它们一个一个的捞了上来,放进一个个大碗里面,还浇上了浓浓的骨头汤和绿绿的青菜。
我迫不及待地来到桌前坐下。真好吃,龙抄手的汁儿流入我的嘴里,真是美味呀!吃完抄手后,热情好客的叔叔阿姨还给我们喝了饮料吃了西瓜。时间过得可真快呀,我们跟叔叔阿姨说完再见后,不得不恋恋不舍地离开了他们家。
家乡的书作文篇5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中华地大物博,民俗文化可谓是包罗万象。不过要说最隆重喜庆的,那就非春节莫属了。
因为奶奶是北方人,我们家还是保留了除夕夜里吃饺子的习惯。还记得除夕那天,小孩子们一边吃着零食,一边随心所欲地看会儿春晚,玩会儿游戏;大孩子们难得聚在一起,互相聊聊天,喝喝茶;老孩子们一起打牌,叹气声,欢笑声不时在耳边响起。
十一点左右,长辈们就很自觉的起身去了厨房和餐桌。我和妹妹去看时,只见他们正热火朝天地忙着准备做饺子。爸爸正在大碗里和面,先往面粉里加水,再用手细细的和匀和开来,和好的面又白又软。奶奶在做饺子馅,把剁好的肉末,白菜和着葱花,酱油等调料朝着同一个方向搅拌均匀,完成后色香双全。看着大人们忙这忙那,我也忍不住自告奋勇地参与了包饺子的行列。爷爷包的饺子个个精神抖擞,排成方阵站在桌子上,而我包的饺子却像泄了气似的,只好甘拜下风。接下来就是最后一步——煮饺子,在奶奶的指挥下,饺子们像一个个游泳健将似的排着队扑通扑通地跳入沸腾的开水中,不一会儿便煮好了。
新年的钟声敲响了,我们一家围坐在餐桌前吃饺子。在旧社会,普通百姓只有过年的时候才能吃上一顿饺子;而现在我们虽然每天都可以吃上饺子了,但是在除夕夜里,一家人团聚在一起吃上一顿热气腾腾的饺子,不仅仅是食欲上的满足,更是一种精神上的满足,能让我们感受到春节的风俗,年的味道和家的温暖。
家乡的书作文篇6
我生长在一座美丽的边境小城,它远在祖国的东北方,四面环山,与俄罗斯比金隔江相望,它就是——饶河。
饶河是双鸭山市所属的一个小县城,这里虽然土地面积不大,居住的人口不多,但是,却有着秀美的景色、丰富的物产和质朴的民风。
就像郭颂爷爷的歌里唱的那样:“乌苏里江来长又长,蓝蓝的江水起波浪……”那清澈的江水,随风荡漾,碧波粼粼的江面上,倒映着绿树青山。连绵起伏的完达山脉,巍峨险峻的大顶子山,穿过薄雾,直上云端。大片大片的湿地,上百种珍贵的树木,这一切都装点着饶河的四季。
物产丰富的饶河,每年从春季开始,漫山遍野的山菜,随着季节递进而不断变换。肥美的江水,不但哺育着一代又一代饶河儿女,也孕育出上百种鱼苗。每年四、五月份正是我吃江鱼的好时节,四方游客纷纷而至,为的就是吃上一口味道鲜美的绿色江鱼。夏季,是蜂蜜成熟的好时候,成群结队的黑蜂忙碌在树林和花丛中,为人们酿出营养丰富、香甜润口蜂蜜,而辛勤的工作着。你可不要小瞧这些蜜蜂,它们可是全国闻名的,它们的劳动成果,不但被送往全国各地,还常常运输出口。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每到这时,山上的`蘑菇、木耳、榛子、松籽等数十种土特产品,整筐整筐的运到山下。这真是大自然赐给我们的天然大宝库啊!
饶河山美,水美,人更美。饶河人民有着质朴、善良的优良品质。他们热情好客,吃苦耐劳,用自己勤劳的双手打造着幸福、美好的生活,为饶河生态县的旗帜增光添彩,为绿色饶河贡献着力量。
我热爱我的家乡,热爱家乡的山和水,爱家乡的一草一木。我热爱我的家乡,我为我的家乡而骄傲!为自己能够成为一名饶河人而自豪!
家乡的书作文篇7
“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每当端午节到来的时候,我们都会情不自禁地唱起这首儿歌。
还没到端午节时,爷爷就从市场上买了艾叶和菖蒲,并把它插到了厨房里和正屋的条桌上,我看见了,便好奇地问爷爷:“爷爷,你为什么要插这些?”爷爷慈爱地抚摸着我的头说:“这叫艾叶,那叫菖蒲,把它们插在家里会驱虫、避邪,你闻闻看,它们还有一种刺鼻的气味。”我凑上去闻了闻,果真有一种浓浓的药味儿,怪不得连虫子也怕它呢!
端午节那天,我一大早就起床了。咦,怎么有一阵粽叶的香味?我飞快地往楼下跑去,原来是奶奶正在包粽子。只见奶奶把长长的箬叶折叠,围拢起来,做成了一个窝,然后再把糯米和馅儿轻轻地倒进窝里,最后包出棱角,再用线紧紧地扎起来。粽子的馅儿有好多种,有豆瓣、有蜜枣、有红豆,还有咸肉……奶奶一边包着粽子,一边问我:“你最喜爱吃哪种馅儿的粽子?”我仰起小脸,大声地说:“咸肉粽子。”“好,我这就给你包。”粽子包好了后,奶奶把它们放进锅里煮上四五十分钟,就可以吃了。我迫不及待地从锅里拎起一个咸肉粽子,小心翼翼地剥开箬叶,咬上一口,咸咸的,香香的,好吃极了。我一口气就吃了两个,中午连饭都吃不下了。听妈妈说:“吃粽子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据说,屈原投汨罗江后,为了不让鱼蛟虾蟹去吃屈原的遗体,周围的老百姓都往江里投粽子。年复一年,每逢端午节那天,人们便把包好的粽子投到江里祭祀屈原,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就这样流传至今了。
吃完午饭,我和妈妈来到了街上。咦,前面怎么围着那么多孩子?我挤上去一看,原来是一个叔叔正在卖香囊。只见他手举一根竹竿,上面挂着许多用丝布和五色线缝制的小袋子,长方形的、菱形的、星形的、方形的……好可爱哦!“妈妈,给我也买一个吧!”“好,咱们也买一个保佑我家丁丁平平安安!”妈妈付了钱,叔叔把香囊戴在我的脖颈上。我捧起香囊,闻了闻,真有一阵清香!
端午节是粽叶飘香的节日,是家乡孩子的节日!
家乡的书作文7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