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的结构合理,能够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保持高度的注意力,语言表达需简洁准确,避免冗余描述,是教案编写的语言规范,28范文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捕星星教案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捕星星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会认“撒”等9个生字,会写“勺”等12个字。
2、分角色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张衡之所以能成为著名的天文学家,是因为他从小就爱好天文,善于观察和思考,具有刻苦钻研的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习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
难点:理解第一段的第一句话,体会这个比喻句的妙处。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自读识字
(一)导入课题
1、师:小朋友,在晴朗的夜晚,我们抬起头,就看见蓝天上有许许多多的明亮的星星,一闪一闪的,非常有趣。
展示星空的图片:
天上的星多极了。我们平常说天上的星星多,用哪些词语?
结合学生回答,提示卡片:无数、数不清。(正音)导读“天上有无数的星星”、“天上的星星数不清”。天上星星真的数不清吗?小朋友,你们有没有数过?
有时候就有个小孩子,最喜欢数星星,他经常注意观察天上的星星。
今天我们就来《数星星的孩子》这个故事。
板书:数星星的孩子。指导:多音字:数(shǔ、shù)。
正音:数shǔ。“星星、孩子”读轻声。
齐读课题。
质疑: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课文,识字学词
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的字怎么办?圈出生字词语多读几遍,并标出自然段序号。
二、合作交流
1、认读生字词
(1)带拼音的生字卡片
自由读,小老师领读
(2)不带拼音的生字卡片
指读,开火车读
2、分段读文,纠正字音。想想通过读文,你知道了什么?
三、品读领悟
选你最感兴趣的自然段学习
汇报交流
1、倒序学文,走近张衡。
课文哪一段直接向我们介绍张衡这个人的呢?(指名读第五自然段)他介绍得这样清楚明白,你知道了什么?(理解“汉朝”“天文学家”“刻苦钻研”并用“因为——所以”说明张衡成为天文学家的原因。)你对张衡还有哪些方面的了解?(学生汇报课前收集的有关信息)
师导:同学们对张衡了解得真不少,课文是怎样具体写他小时侯数星星的呢?
2、赛读课文,公正评价。
以接力赛方式读文,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做公正的小评委。
3、找宝游戏,抓句美读。
文中有一个精美的句子写出了夜空的美丽,快速浏览课文把它找出来。(美读“晚上,满天的星星像无数的珍珠撒在碧玉盘里。”)这么美的星空,这么美的句子,老师也忍不住想读一读,可以吗?(换词比较把“撒”误读成“掉”体会撒的形象生动,及数起来的难度之大。)
师导:就在这撒满珍珠的夜空下小小的张衡此刻正在干什么呢?
4、同桌互动,入境品读。
和同桌互相读一读,动笔画一画张衡数星星时的动作词。(画出“坐、靠、仰、指、数”)请同学们根据这几个词摆好姿势,保持这个姿势让我们也学着张衡数数星星(1——20颗),师采访学生们数后的感受。(学生切身体会数星星时的累和难度)可张衡却一直数到了几百颗,你想对小张衡说点什么?(深深地感受张衡的善于观察、耐心、细心、能干。)
5、走进角色,读中悟情。
师导:奶奶听着看着都心疼了,她禁不住笑着说:“——”(读奶奶的一番话)从奶奶的话中你发现了什么?
区别祖孙俩的不同观点。(小张衡却不那样认为,他满有信心地说:“——”(读后感悟张衡不仅仅是观察星星,还在发现星星运动的规律。)
6、边读边演,师生互动。(师生合作,分角色读文。)
师导:奶奶和张衡的争论,把知识丰富的爷爷也吸引来了,爷爷走过来怎么说?
7、小组合作,广知天文。
(1)边读边画,找出爷爷的话。
(2)交流体会,说说自己读懂的知识。
(3)全班交流汇报(多媒体演示)
爷爷讲的天文知识谁听懂了?(指名结合星空图版,模仿爷爷的语气告诉张衡。)
(4)图文结合,画出北斗七星及北极星
8、抓住言行,学习人品。
师导:小张衡听了爷爷这番话怎么想怎么做的`呢?
抓词(“一夜、几次起来”体会张衡不迷信权威善于实践,善于发现,勤于观察。)
9、演示结果,回读重点。
师导:真是功夫不付苦心人,他看清楚了——。(出示旋转图)正如爷爷说的那样——回读爷爷的话。
10、与张衡对话,学习品行。
师导:课文学到这里就要结束了,你喜欢这个数星星的孩子吗?为什么?
11、配乐诵读
选你最喜欢的段赏读
第二课时
四、巩固延伸
1、有感情朗读课文
师:小朋友们,我们知道了《数星星的孩子》讲的是张衡小时候善于观察、肯于动脑,长大后刻苦钻研天文终于成为一名杰出的天文学家的故事。谁愿意把这个小故事讲给同学和老师听?
指名学生朗读
2、复习生字词语
师:某某小朋友读的真好,我们来复习一下上节课学的词语。
(1)让小老师带领大家读词卡。
(2)学生齐读词语
3、指导写字
字形分析、范写。
利用媒体资源中的识字动画,教师指导:
(1)组、睡、珍珠、钻研、距:都是左窄右宽的字。“珍”字右边的最后一撇长。“研”字右边的第二横落在横中线上。“钻”字右边的口字第一笔竖落在竖中线上。
(2)数:左右结构,左右均等。
(3)睡:右边的“垂”字,中间宽,两头窄,注意提示笔顺。离:上窄下宽。这两个字笔画多,要重点指导。
(4)衡:指名读,说结构、偏旁。教师故意板书一个极差的“衡”字,请学生说说该怎么写,并上台板书。
师:三部分要紧靠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才好看,也就是说大家团结起来才有力量。写字如此,学习也应该互相帮助才能学好。希望大家团结一条心搞好学习。
(5)汉:指名读,比较:汉——汗。给“汉”组词。
(6)研:指名读,换偏旁:研——形(研——妍、刑)
4、学生先书写,再临摹。
5、拓展活动
探索宇宙。
老师想送给大家一段星空知识,看看你们听后想做点什么?(音乐伴奏朗读。)
夏天的夜里,银河像一条淡白色的巨大纱带,从北飘向南方。古代人们把银河认作天上的河流。银河真的是天河吗?那白茫茫的一片真是汹涌的波涛吗?科学家伽俐略用望远镜揭开了银河的秘密。原来银河是有无数像太阳那样的此文转自淘。恒星组成的。因为星星太多,离我们又太远,星光连着星光,分辨不清,只看到白茫茫的一片。银河系里的星星连同太阳在内,大约有1500亿棵恒星。银河里的星星看上去它们靠得那么近,其实它们之间的距离远极了。就拿牛郎星和织女星来说,它们之间距离有16万光年,也就是有152万亿公里,而整个宇宙像银河系这样的星系又有许多个。小朋友,想一想宇宙该多大,多神秘啊!
师:小朋友们,你们想更多地了解张衡吗?你们想了解更多的科学家吗?请读读课后的“我知道”,还可以到书中或网上查找资料。出示地动仪图片
6、作业
课外阅读科普方面的文章,了解身边的科学常识。以小组为单位,编写一张手抄报。
板书设计:
29数星星的孩子
善于观察
张衡,善于发现,天文学家
刻苦钻研
捕星星教案篇2
设计意图:
大班幼儿已掌握了不少的演唱形式,并能根据歌词进行创编,孩子们经过教师的引导还能运用不同的方法来演唱,我选择的《闪烁的小星星》这首歌曲非常的抒情、优美,歌词简单、形象、逼真地表现出夜晚天空中布满小星星,像一只只小眼睛一闪一闪闪烁发光。我通过带领幼儿用多种形式来进行演唱,表现出不同的情感。
活动目标:
1、在初步学会歌曲的基础上,学习用跳跃和连贯的长法演唱,表现歌曲中星星闪烁和睡觉两种不同的感觉。
2、学习轮唱和跳跃连贯的声音伴唱,要求两声部较协调一致。
活动准备:
1、学会儿歌(歌词)。
2、星星图形谱。
3、人手两颗小星星。
活动过程:
1、在音乐《闪烁的小星》伴奏下,幼儿两手各拿一个小星星,边唱边跳进教室。
2、发声练习:《星星真美丽》,根据老师的问答,幼儿回答。
3、新授歌曲。
(1)熟悉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a、听前奏回忆名称。
b、幼儿齐唱歌曲。
c、看星星图形谱唱歌曲。
(2)学习伴唱。
一半小朋友唱歌词,另一半小朋友来伴唱,让幼儿自己讨论用什么声音来伴唱。
(3)教师出示星星睡觉和星星闪烁的两张图片。
小朋友观察讨论说说两颗星星在干什么?
老师要唱小星星的歌,你们听听老师唱的是哪颗星星?为什么?
(4)老师用轻轻的舒缓的连贯的声音唱一遍,启发幼儿从音乐的力度、速度、声音的连贯去分辩。
幼儿学唱睡觉的星星。
(5)让幼儿学会用“嗯”来伴唱,教师先示范。
(6)学习用轻快、跳跃的唱法表现出欢快的星星眨眼,跳舞的情感。
“快乐的.闪烁的小星星,一眨一眨的眼睛应该怎么唱?”启发幼儿试唱。
幼儿用欢快跳跃的声音唱,老师用跳跃的“叮”的声音配唱,启发幼儿听辩。
老师用一跳一跳叮叮的声音伴唱,好像小星星在一闪一闪地眨眼睛。
幼儿分成两部分,一半幼儿唱歌词,一半幼儿用叮的声音伴唱,边唱边用小星星表演。
听辩不同的情绪《闪烁的星星》的前奏,启发幼儿用相应的声音唱出。
4、哎呀,外面的天空真美呀,让我们去空中尽情的玩吧!听音乐出教室。
捕星星教案篇3
教学目的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张衡从小爱好天文,喜欢研究,长大以后成为著名的天文学家。启发学生观察、研究自然现象的兴趣。
2.学会本课的10个生字和用这些字组成的新词。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学会本课10个生字。
教学难点
启发学生观察研究自然现象的兴趣。
教学时间
3课时
教学准备
字词卡片投影片
教学过程
第一节
一、直出课题,提示“数”的读音
二、初读课文,大致了解课文内容
1.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标出生字和自然段。
2.指三人读课文,分别读1~3段、4~5段和第6段。说说这课主要讲了谁的什么事。(这课讲了张衡数星星的事。)
三、抓住重点词语,结合插图理解课文
1.直插第六小段,知道这段主要内容。
问学生哪段直接告诉我们这个数星星的孩子是谁,然后指名读第六段,再说说读了这段你都知道什么了,最后老师领读第六段。
2.学习一、二、三段。
(1)学习第一小段,体会夜空的美丽。
①出投影,内容是课文第一幅插图,即夜空的美景。指名用书里的话说出夜空的美丽。用投影出示这句话,指名读。比较句子:“天空中有无数颗星星”和“满天的星星像无数珍珠撒在碧玉盘里。”范读再指名读。
②看书里的第二幅图,用书里的句子说说谁在干什么。
③指名有语气读第一段。
(2)学习二、三小段,知道张衡和奶奶对数星星有什么不同看法。
①指名读二、三小段,找出奶奶和张衡说的话。
②指名读奶奶的话,说说为什么奶奶叫张衡“傻孩子”,“又”说明什么。(“傻孩子”说明奶奶对张衡很疼爱,“又”说明张衡不止一次这样做。)
③指名读张衡的话,说说他说了几句话。再指三人每人读一句并说出句意。(第一句:能看得见就能数得清。第二句:星星不是乱动。第三句:两颗星之间总隔那么远。)帮助学生理解:张衡不仅数星星,也注意到了星星的运行规律。
④指名分角色读奶奶和张衡的话,说说奶奶和张衡对数星星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奶奶认为那么多星星乱动,根本数不清,张衡认为星星之间的距离是不变的,所以可以数得清。)
3.学习四、五小段,知道爷爷的观点,以及张衡听了爷爷的话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
(1)默读第四小段,看看爷爷说了几次话。
(2)指名读爷爷的第一次话,说说爷爷同意谁的观点,他告诉了张衡什么知识。
(3)指名读爷爷的第二次话。出北极星和北斗星的投影。根据爷爷的话找出北斗星和北极星。投影句子:那七颗星连起来像一把勺子,叫北斗星。和“那七颗星叫北斗星”比较,使学生知道这句话把北斗星比成了一把勺子。再让学生说说它们的运行规律。
(4)说说听了爷爷的话,张衡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用书里的话回答。再说说张衡观察的结果是什么,“果然”说明什么。用投影演示北斗星、北极星运转的情况。
四、总结全文
指名分角色读全文,说说为什么张衡长大以后成了著名的天文学家。
板书设计
第二节
一、指名读课文,注意生字的读音
二、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认读
三、指导生字的字形,练习书写
1.学习难字。
看书上的范字,找出难记、难写的字,说说怎样记住这个字。师板书并告诉学生书写时要注意什么。学生照样子抄字头。
数:左上是“米”,左下是“女”,右边是“攵”。在写法上注意“米”最后一笔是点,女字旁的横要写成提。在读音上注意它是一个多音字,在“无数”中读sh),在“数星星”中读sh(。
晚:右边是七画,笔顺是:。注意竖弯钩上不要多加一点。
睡:右半部是八画,笔顺是:。
提醒学生“垂”的中间一横要写得长一些,最后一横略短些。
2.学习其它的字。
让学生说说怎样记住其它的字。师板书。都说完后,再抄字头。
珍:右下是三撇。组词:珍珠、珍贵。
用熟字或学过的部首分析、记忆字形
空:穴宝盖下写“工”。组词:空气、天空。
闪:门字框里写“人”。注意“人”的最后一笔是点。组词:闪开、打闪。
组:把“祖”的示字旁换成“纟”就是“组”。组词:分组、组词
勺:“的”去掉左边的“白”就是“勺”。组词:勺子
楚:“林”下写“疋”。“疋”的笔顺是。注意“林”最后一笔是点。组词:清楚
四、复习、巩固
用做“猜字游戏”的方法复习所学生字、新词。
板书设计
第三节
一、完成课后练习第二题:看拼音写词
1.先让学生读题目,弄清要求。
2.读读拼音,把词写下来。
3.检查:或自查或互查。
二、练习朗读课文
通过比赛的形式,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提高读书能力。
以组为单位,展开各组间的比赛。
比赛方法:在组长的组织下,各组先进行组内选拔赛,每组选出三名代表,然后由代表参加班内比赛。
评分标准:每人满分三十分,“正确”、“流利”、“有感情”各三十分。最后根据总分评出优秀组和优秀个人。
板书设计
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数星星的孩子》教学设计五,数星星的孩子,希望对你有帮助!
捕星星教案篇4
名称一:打保龄球
目标:
锻炼手臂肌肉的爆发力
材料:
可乐瓶里装有颜色的水,皮球等
过程:
1、幼儿分成若干个小组,每组有4—5个瓶子。
2、幼儿人手一只皮球,站在线的后面开始滚皮球,如果一次全部击倒可乐瓶,还可以再进行一次。
3、随着幼儿击中率的'提高,教师调整击球的距离。
提示:
1、教师根据幼儿自由分组的情况,设置不同的击球距离。
2、每组人数在3—4个为宜,要避免幼儿过长时间地等待。
3、皮球的直径最好是在6—8cm之间。
名称二:我喜欢的可乐
目标:
学习在一定范围内的涂色,提高手部小肌肉的协调能力
材料:油画棒
过程:
1、教师与幼儿一起交流:你喜欢喝的有哪几种饮料,是什么颜色的?
2、请幼儿将各自己喜欢喝的饮料装进瓶子里。
3、教师提示幼儿要将饮料装得多多的、满满的(即画面上不要留小白点、颜色涂深)。
4、幼儿完成作品后,在区域范围内,同伴之间交流自己喜欢的饮料是什么。
提示:
1、托班幼儿由于手指、手臂协调能力较差,适宜用油画棒涂色。
2、教师可在几次的区域活动中完成这一内容。
托班整合活动设计——彩色的可乐
捕星星教案篇5
活动设计背景
?小星星》是幼儿非常喜欢的一首歌曲,歌曲富有童趣,易于幼儿理解。歌词浅显易唱,歌曲旋律简单,朗朗上口。针对儿歌的性质和小小班幼儿学习特点,我就把目标定位于以游戏的形式让幼儿自己动手来粘贴小星星,使幼儿喜欢参加音乐活动,在轻松愉快的氛围内体会到快乐。因此,我选择了这节音乐活动课《小星星》
活动目标
1、能够跟随音乐的节奏学唱歌曲
2、能够自己动手粘贴小星星
3、喜欢参加韵律活动体验快乐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儿歌的内容,从而完整的唱出歌曲
2、听着音乐,自己动手粘贴小星星
活动准备
1、歌曲《小星星》 2、星星图片(20份) 3、图谱一幅
4、夜空背景一幅 5、星星魔法棒一个
活动过程
一、律动导入:
师:小朋友们,今天啊我给你们带来了一个魔法棒,它会给我们带来有趣的东西,你们看这是什么?根据幼儿的回答,引出题目《小星星》并告诉幼儿这首歌曲是四分二的节奏。
二、教学过程
1、发声练习(发声练习之前,告诉幼儿唱歌的姿势,自然发声不大声喊唱。小猫怎样叫,喵喵喵喵喵)
2、教师清唱(教师打着节奏演唱这首歌曲,请幼儿仔细的听,并让幼儿说出他们在歌曲中听到了什么?教师出示图谱,与幼儿一起读一遍歌曲)
3、完整的欣赏音乐(老师也坐在小椅子上,与幼儿一起欣赏音乐)
(1)集体唱(教师弹琴与幼儿一起学唱这首歌曲)
(2)分组演唱(男生女生分组来演唱歌曲)
个别演唱(请个别的幼儿到前面来演唱歌曲)
(3)集体唱(小朋友们,听清楚不要喊唱,要用我们最好听最自然的声音演唱这首歌曲吧)
4、放音乐(随着音乐,请幼儿把小星星贴在夜空中)
三、活动延伸
小朋友们,今天魔法带给我们的《小星星》这首歌曲,你们学会了么?
我们今天小朋友回家唱给爸爸妈妈听,好吗?
附儿歌
小星星 2/4
一闪一闪亮晶晶,满天都是小星星。
挂在天上放光明,好像许多小眼睛。
一闪一闪亮晶晶,满天都是小星星。
捕星星教案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