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课教案推荐8篇

时间:
Cold-blooded
分享
下载本文

教案不仅是教学的蓝图,也是实现有效课堂管理的重要工具,一份包含多种教学资源的教案能够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材料,激发探索精神,以下是28范文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端午课教案推荐8篇,供大家参考。

端午课教案推荐8篇

端午课教案篇1

一、活动目的:

1、让学生收集有关端午的习俗或是龙舟竞技、或是诱人的香粽、或是悬于门上的艾草菖蒲等等,直观感受端午节的热闹与喜庆。

2、通过这样的班会,让学生学到了很多有关端午节的知识,更是让学生受到了一次爱国主义。

二、活动时间:

五月初五

三、活动地点:

八(2)

四、活动过程:

活动一:端午节的由来:

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是我国最大的传统节日之一。在这个盛大的节日来临之际,为了让学生们了解这个传统节日的由来与习俗,利用班会课向学生们作了详细的介绍。

端午亦称端五,“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称“端五”也就如称“初五”;端五的“五”字又与“午”相通,按地支顺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又因午时为“阳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阳”。

端午节的由来有多种说法,迄今为止,影响最广的端午起源的观点是纪念屈原说。在民俗文化领域,我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都与屈原联系起来。传说屈原投江以后,当地人民伤其死,便驾舟奋力营救,因有竞渡风俗;又说人常放食品到水中致祭屈原,但多为蛟龙所食,后因屈原的提示才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做成后来的粽子样。端午节的习俗主要有:吃粽子,于门上插艾草或菖蒲驱邪,系长命缕,饮雄黄酒或以之消毒,挂香囊,赛龙舟,游百病等等。

活动二:收集端午节诗歌:

在“端午节”班会上,积极发动学生收集有关端午节的诗歌,鼓励学生尝试自己创作端午节诗歌,感受屈原的民族气节。

活动三:心系灾区:

伴随着全国抗震救灾工作的不断胜利,在一年一度端午节来临之际,全班积极行动起来,从我做起,亲手制作卡片寄托对灾区同胞的深切关爱和美好祝福。

教师总结:

通过今天的活动不仅使学生了解了端午节吃粽子等一些习俗,更使学生更进一步了解了中华民族的传统和民风民俗,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培养了热爱祖国,热爱故乡,热爱人民的情感。

端午课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学生感受传统节日气氛,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节日的兴趣和民族自豪感(情感方面)

2、帮助学生了解我国传统文化节日端午节的来历及风俗习惯(认知方面)

活动准备:

1、视频(端午节儿歌)

2、图片(粽子、龙舟、香囊等)

3、实物:粽子、香囊

活动过程:

一、导入播放视频

1、问题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五月初五是什么节日吗?

幼:端午节

师:那同学们知道端午节我们都要做什么事情来庆祝呢?

幼:赛龙舟

师:哇同学们都知道端午节要做这么多事?那你们知不知道为什么端午节要包粽子赛龙舟呢?

2、教师讲述端午节的来历。

3、教师再次提问:好了,同学们,听完了这个故事,你们现在知道我们端午节包粽子赛龙舟是为了纪念谁呀?

幼:屈原

二、给挂图选字活动。(巩固上面学的端午节知识)

1、师:在黑板上挂有关端午节的图片,请同学选字贴在图片的下面。

2、幼:选字活动

三、看视频,学儿歌。(再次巩固有关端午节知识)

师:教读《端午节儿歌》

五月五,端午到

赛龙舟,真热闹

吃粽子,带香包

蚊虫不来身边闹

幼:跟着老师和视频一起学习《端午节儿歌》

教学反思:

端午节是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它有着独特的风俗,如:吃粽子、赛龙舟、佩香囊、悬白艾、挂菖蒲、饮抹雄黄酒等。利用端午节,开展活动,既能锻炼和发展学生的动手能力,又能增进儿童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兴趣。同时,端午也是纪念屈原、秋瑾等先辈的特殊日子,可以借端午节,缅怀先辈,传承民族精神。

端午课教案篇3

一、活动目标:

1、体验民俗文化,了解端午节的由来。

2、喜欢劳动,乐于参加家务。

3、初步了解包粽子的方法。

二、活动准备:

视频(端午节 如何包粽子) 粽叶 细线 已经弄好的粽子馅 安全剪刀 盆子

三、活动过程:

1、导入部分老师:小朋友们好!端午节快到了,老师家里要来客人,小朋友们说说老师应该做什么招待客人呢?

小朋友:粽子。

老师:小朋友们真聪明,给老师解决了一个大难题,可是老师还有一个大难题,小朋友们愿不愿意帮助老师啊?

小朋友:愿意。

老师:老师家要来好多客人,可是老是一个人包粽子,忙不过来,小朋友们可以和老师一起包粽子吗?

小朋友:可以。

老师:小朋友们真好。可是你们知道为什么端午节要吃粽子吗?(小朋友有的回答知道,有的回答不知道。)小朋友知不知道都没有关系,下面来和老师一起一起看一个动画片,大家就都知道了。

2、观看视频,了解端午节由来以及为什么端午节要吃粽子老师:看了动画片,小朋友们知道为什么端午节会吃粽子了吧?小朋友们回家后可以讲给爸爸妈妈听听看。下面我们再看一个视频,看看粽子怎么包,完了小朋友们可要帮助老师喔。(放视频)老师:小朋友们,看看那你们前面都有那些材料,现在我们就要用这些材料包出又香又甜的粽子。大家一起来。老师先给大家示范一下。

(提醒幼儿注意安全使用剪刀。通过视频学习及老师的示范,部分幼儿能自己摸索着包出一个大概,对于还不会或者无从下手的幼儿采用同伴帮助及老师指导,确保每个幼儿都参与到活动中)老师:哇,xx包的粽子真好看,大家快向他学习,看看他是怎么包的,怎么才能包的又好又快。

3、结束部分老师总结:哇,小朋友们真是能干,包的粽子让老师忍不住要流口水啦。这下老师不用担心没法招呼客人了。谢谢小朋友们。希望大家能度过一个愉快的端午节。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 粽子香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

四、活动延伸:

告诉小朋友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包粽子吃,并给爸爸妈妈讲述端午节的由来,度过一个充实而有意义的端午节。

五、活动反思:

在设计活动的的时候想到刚刚过去的端午节,觉得是一个很好的契机,由于自己本身也没有包过粽子,不知道包粽子是难是易。

端午课教案篇4

活动目的:

1、通过这次班会,引导学生学习安全知识,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2、掌握一些自救自护的本领;珍惜生命,健康成长。

活动过程: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节已来临,为让全体学生都能过一个安全有意义的假期,彻底杜绝在端午节期间学生一切非正常事故的发生,下面强调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交通安全:

1、自觉遵守交通规则,不在公路上跑闹、玩耍。

2、横穿公路要走斑马线、人行道等,不得随意横穿。

3、严禁在公路上骑自行车。

4、遵守公共秩序,排队等车,车未停稳不得靠近车辆,上下车时不拥挤。

5、文明乘车,乘车时要系好安全带或抓牢扶手,不坐破旧车辆。

二、防溺水、用电、防火安全

1、天气炎热,不要到河边、水库、池塘、水井等危险的地方玩耍、洗澡。遇到溺水者要呼救,不可亲自去救人。

2、要在家长的指导下逐步学会使用家用电器。

3、不要乱动、乱接电线、灯头、插座等。

4、不要在标有“高压危险”的地方玩耍。

5、不准玩火,不得携带火种,发现火灾不得逞能上前扑火,要及时报告大人或报警。

6、小心、安全使用煤气、液化气灶具等。

三、饮食安全

1、自觉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饭前便后勤洗手,防止传染病的发生。

2、购买有包装的食品时,要看清商标、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三无”食品、过期食品一定不要购买食用。

3、生吃瓜果要注意洗干净后才可食用,不吃腐烂、变质的瓜果。严禁吸烟、喝酒。

4、不暴饮暴食,防止消化不良。

四、其他方面的安全

1、不要轻信陌生人,陌生人敲门不要开防盗门。

2、外出旅游或走亲访友,万一迷路不要惊慌,要呆在原地等候父母回找或及时拨打110,请求警察叔叔的帮助。

3、观看比赛、演出或电影时,排队入场,对号入座,做文明观众。比赛或演出结束时,等大多数人走后再随队而出,不可在退场高峰时向外拥挤。

4、睡觉前要检查煤气阀门是否关好,防止煤气中毒。

5、不得玩易燃易爆物品和有腐蚀性的化学药品。

6、不偷不抢,不拉帮结伙,打架斗殴。

7、加强自我保护意识。遇到敲诈勒索、拦路抢劫及时告诉父母或打电话报警。不接受陌生人不被陌生人的甜言蜜语所迷惑,防止被拐骗、拐卖。

五、积极帮助家长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认真完成作业。

假期时间较长,希望同学们在休息好的同时,帮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并按时完成作业。

总之,安全无小事。只要我们处处小心,注意安全,掌握自救、自护的知识,锻炼自己自护自救的能力,机智勇敢的处理遇到的各种异常的情况或危险,度过一个安全、愉快的假期。

端午课教案篇5

一、设计背景:

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传统节日正是培育优秀民族文化的沃土,也是培养民族精神的有效途径。今年的端午节是在抗震救灾与支援灾区重建家园的特殊时刻中迎来的,因此围绕走进端午这个话题,设计了端午说由来、端午话习俗、端午讲故事、端午赛诗会、学生谈感受等板块,让学生在活动中了解端午节的来历、习俗等,感受端午节的文化内涵,亲身体验我国传统佳节的独特魅力,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二、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端午节的来历和风俗习惯,同时锻炼学生通过各种渠道(书籍、报刊、网络、他人经验等)获取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3、学习端午节文化,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三、活动地点:五(3)教室

四、活动时间:20xx年6月

五、活动前准备:上网查阅资料、收集故事、多媒体课件等。

六、活动过程

【活动导入】

1、我国有很多传统节日,你知道我国有哪些传统节日吗?

2、那么端午节的由来、习俗你们知道吗?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端午节去了解一下。

3、引出:走进端午班会现在开始!

【活动一】端午说由来

(一)端午节别称

1、 端午节有哪些别称?

2、 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法很多,谁能告诉大家?(学生交流)

(二)端午讲故事

1、端午节是中国古老的传统节日,至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关于端午节故事传说很多,你们知道哪些与端午节有关的故事吗?

2、学生讲述端午节故事:《曹娥救父的故事》、《屈原投江》。

3、主持人小结。

【活动二】端午话习俗

(一)赛龙舟

1、过端午节,是中国人二千多年来的传统习惯,由于我国地广人多,加上许多故事传说,于是各地有着不同的习俗。你们知道端午节有哪些习俗吗?(学生自由交流)

2、你知道端午节最热闹的习俗是什么吗?(多媒体课件:赛龙舟)

3、端午节为什么要进行赛龙舟比赛?(学生交流)

(二)话粽子

1、除了赛龙舟,端午节的主要习俗就是品尝粽子。(学生介绍粽子的由来。)

2、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琳琅满目。(多媒体课件:粽子)

3、我国各地方的粽子还各有特色,请几个外地学生介绍他们家乡的粽子。

(由三名来自浙江、江西、山东学生介绍。)

4、主持人小结。

【活动三】端午赛诗会

1、屈原是一位爱国诗人,为了纪念他,所以有人把端午节还被称作诗人节。

2、请几位学生朗诵端午节的诗篇。

(1)《端午》唐 文??

(2)《五月五日》梅尧臣

(3)《端午节的怀念》

3、主持人小结: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篇,已广泛深入人心,因此,在我国有关端午节民俗文化领域中,大家都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

【活动四】谈感受,激发情感

1、今年端午节与往年有什么不同?你是怎么过的?

(学生交流自己的感受。)

2、你想对地震灾区的小朋友说些什么?(学生交流)

3、快板:《民族精神代代传》

4、主持人总结:两千多年的岁月,这在历史的长河中不能算短短的一瞬了,可是尽管大江东去,暮往朝来,诗人屈原的形象却依然留在人们心间。让我们世世传递端午节,代代都记住他,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爱国诗人屈原。

【教师总结】

看了你们自己策划的班会,不仅是同学们,包括老师自己都对端午节加深了了解。我就以屈原《离骚》中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段话来结束今天的班会,也希望同学们用这段话来勉励自己,在小学阶段最后一段时间里努力学习,以优异的成绩进入中学。

端午课教案篇6

活动目的:

1、让学生简单了解端午节的由来和各种传说。

2、通过活动了解端午节吃粽子的风俗习惯。

3、在活动中感受中国传统节日的魅力。

活动准备:

粽子(学生自备)、橡皮绳

活动时间:

20xx年xx月xx日

活动对象:

全体学生

活动过程:

(一)活动序幕

女:今天真高兴,爸爸妈妈来到学校和我们一起活动。

男: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爸爸妈妈!(鼓掌)

女:你知道我国有哪些传统节日吗?

男:这可难不倒我!我国的传统节日有(边说边扳手指头)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立夏节、中秋节、重阳节等。这些传统节日都有一些习俗,要吃一些特殊的食品,举行一些特殊的活动。比如中秋节吃月饼赏月,立夏节吃鸡蛋,清明节全家踏青扫墓,元宵节闹花灯……

女:看来你知道的还不少嘛。

男:先别夸我。我也来考考你:你知道哪个传统节日要吃粽子吗?

女:这个问题太简单了,让小朋友回答你吧!大家说什么节吃粽子?

(全班同学齐回答:端午节)

男:那么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在端午节里还有些什么习俗和活动呢?今天就让我们走近端午节去了解一下吧。

女、男(齐说):话说“端午”班会现在开始!

女: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就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也叫“端阳”、“龙日”、“夏节”、“五月节”、“诗人节”“女儿节”、“小儿节”等等。

男:虽然名称不同,但总体上说,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还是大多相同的。

(二)端午故事

女:端午节是中国古老的传统节日,至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端午节的'由来与传说很多,下面就请大家听听故事大王赵员卉讲讲端午节的故事。

1、《屈原与端午节》

男:谢谢给我们讲的精彩故事!(鼓掌)原来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不过我还听说一个与端午节有关的故事——《孝女曹娥舍身救父》,请给大家讲讲这个故事。大家欢迎!(鼓掌)

2、《孝女曹娥舍身救父》

女:讲的故事真感人,谢谢!(鼓掌)我也知道一个与端午节有关的'故事,就请李宗远来说一说。

3、《秋瑾舍身为革命》

男:看来与端午节有关的故事还真不少呢!

(三)端午习俗

1、悬艾叶、菖蒲

女:过端午节,是中国人二千多年来的传统习惯,由于地广人多,加上许多故事传说,于是不仅产生了众多的节名,而且各地也有着不同的习俗。主要有:女儿回娘家,悬挂菖蒲、艾草,佩香囊,

赛龙舟,比武,击球,荡秋千,给小孩涂雄黄,饮用雄黄酒,吃咸蛋、粽子和时令鲜果等。

男:你刚才说的菖蒲、艾草是什么东西?

女:别着急,我马上给你介绍一下这两样东西。

大家欢迎!(鼓掌)

男:原来菖蒲、艾草还有这样的功能啊。过端午的时候,我一定要让妈妈买一些挂在家门口。

2、端午诗会

女:端午节还被称作“诗人节”。几位同学给我们带来了端午节的诗篇。

男:那就请上来念给大家听一听(鼓掌)

(1)节令门.端阳(清)李静山

(2)竞渡歌(唐)张建封

(3)七律.端午老舍

3、赛龙舟

女:你知道端午节最热闹的习俗是什么吗?

男:这还用说,就是赛龙舟嘛。

女:为什么比赛的船要刻成龙的形状呢?

(播放《赛龙夺锦》)

女:说了半天,我都有些心痒了,真想亲身经历一下。

男:别急,今天就让你过把瘾。下面我们玩个游戏叫“赛龙舟”。

(游戏:赛龙舟))

4、品棕乐

女:除了赛龙舟,端午节的主要习俗就是品尝粽子。

男: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由来已久,花样繁多。

女: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从馅料看,北方多包小枣的北京枣粽;南方则有豆沙、鲜肉、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可见我国的粽子南北风味有别。

男:吃粽子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而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

女:说了这么多,我肚子里的馋虫都快爬出来了。

男:别急,别急。我就知道你会这么说。所以接下来就请大家一起品尝美味的粽子吧。

女:等等,今天我们的爸爸妈妈也来了。让他们和我们一起分享吧。

(小朋友和家长一起分享粽子)

男、女:(齐说)话说“端午”班会到此结束,感谢爸爸妈妈参与我们的活动!(鼓掌)恭祝大家端午节快乐!

端午课教案篇7

活动设计意图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为了体验中国民间节日特有的韵味,初步了解节日的习俗、了解端午节的风俗民情,感受中国的社会文化,我们商讨设计了本次活动。

活动目标

1、会说“端午节”的名称,知道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

2、乐于参加包粽子、制香包等活动,体验节日的快乐。

活动准备

端午节的故事;

做香包的材料:香料、布等;

包粽子的糯米、苇叶;

活动过程

一、主持人出示图片,讲述端午节和来历的故事,让幼儿初步了解故事中的人物、事情和相关物品。

1、吃粽子。用黍米(黄米)或糯米加枣用苇叶包成三棱角式的粽子,煮熟食用。据说屈原投江后,人们为不让鱼类吃掉其尸体,故向江内投之以粽子。习俗相沿,变成了人吃粽子,后又带上了时令色彩。

2、做香布袋。用布做成小布袋,向药铺索要或买五味中药药面,装在小布袋里缝严。戴在小孩或老年妇女身上,驱邪避瘟。

3、给孩子戴五丝。“五丝”由红、黄、蓝、白、黑五色线配成,古代没有棉花而用五色丝,所以叫“五丝”。后有了棉花,就以棉线代丝,而名称未改。早晨,在未出太阳时,给孩子的手脖上、脚脖上和脖子上都戴上“五丝”。要一直戴到下大雨。下大雨时,解下来扔在水流里,使其顺水漂走。传说这“五丝”能变成蚯蚓。习俗认为戴“五丝”,能去灾、辟邪、保护儿童。

二、包粽子、吃粽子,共同分享端午节的食品

三、亲子共制香包

1、幼儿与家长一起制作香包

2、幼儿相互赠送香包,大胆向同伴说一句祝福的话。

四、活动结束。

在此,仅代表幼儿园的全体教师祝各位家长及小朋友们节日快乐,合家幸福! 端午节班会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愿意与同伴交流分享,感受过端午节的喜悦情感。

2、知道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能积极参与节日庆祝活动。

3、了解端午节的传说及人们在节日中的习俗。

活动准备:

1、物质材料准备:幼儿自带的粽子,鸭蛋

2、知识经验准备:知道端午节要吃粽子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

提问:"你们吃过粽子吗?吃过哪些味道的粽子?"

"你喜欢吃哪种粽子?"

"为什么在这段时间里人们都要包粽子、吃粽子?"

(幼儿讨论后,教师可以向幼儿介绍端午节的传说)

2、说说端午节的.古老故事。

(1)教师讲述端午节的来历。

(2)了解端午节的习俗。提问:你们知道端午节还有哪些习俗?

(门前挂艾草和蒜头、赛龙船、胸前挂鸭蛋网……)。

(3)拓展谈话范围:为什么在端午节时家家户户门前挂艾草和蒜头?(幼儿讨论)

3、教师小结:

从端午节开始天气会越来越热,蚊子、虫子也越来越多,疾病容易流行。古时还没有发明灭蚊剂,但古代中国人非常聪明,爱动脑筋,利用艾草、蒜头的特殊气味将它们挂在门框上,用以驱除蚊虫。

4、幼儿品尝粽子,体验端午节的快乐

(1)幼儿互相介绍自己带来的粽子:形状、口味。

(2)幼儿分享粽子。

5、活动延伸

亲子游戏:划龙舟。

游戏规则:将班级参与活动的家长和幼儿平均分为两组。每组家长分两队面对面插缝站好然后平躺在地面上,家长将双手举起来,让幼儿可以在上面平稳的爬过去。游戏开始前幼儿在起点排好队依次从家长的手上爬过去。游戏提醒:家长躺下的时候,老师要注意调整家长的位置,保证家长双手举起来的时候是一条直线。家长在运送幼儿的时候注意配合左右的家长关注幼儿的位置。老师注意家长搭起来的“龙舟”上面最多只能两到三个幼儿。

端午课教案篇8

活动目标:

1、了解端午的名称,来历及习俗,知道端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

2、能够自己动手做粽子,喜欢与同伴交流过端午的经历。

3、萌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喜爱之情。

4、简单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其全称、日期和意义。

5、让幼儿知道节日的时间。

活动重难点:

重点:自己动手做粽子。

难点:萌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喜爱之情。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

?认识端午》多媒体课件:超轻黏土及制作工具:做好的粽子样品。

经验准备:

幼儿有过端午的经验。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一)用儿歌导入,引出,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1、教师:小朋友们,老师这里有一首儿歌,你们要仔细听,"五月五,是端午:插艾叶,挂香囊,:五彩线,手腕绑:吃粽子,小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这首儿歌说的是哪个节日吗?

幼儿:端午节

二、基本部分

(一)介绍端午的来历和习俗。

1、教师提问:小朋友们,你们知道端午节是哪一天吗?

幼儿:五月初五。

教师:那你们知道端午节是怎么来的吗?

幼儿:不知道。

2、教师讲述屈原的故事,让幼儿了解端午节的由来。

3、教师引导幼儿交流每年家里都是怎样过端午节的。

4、教师小结:过端午节的时候都要吃粽子,戴五彩绳,赛龙舟,采艾草。

(二)引导幼儿深入了解粽子。

1、教师提问幼儿都吃过什么样的粽子,让幼儿相互交流。

2、教室出示各种种类粽子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粽子的形状的种类。

(三)引导幼儿自己动手做粽子。

1、教师:我们看到这么多的粽子,接下来就去做一个自己喜欢的粽子吧,做完之后还要给自己的粽子起一个好听的名字吧!

2、教师引导幼儿自己动手做粽子,感受自己做粽子的乐趣。

三、结束部分

1、幼儿做完粽子后,教师让幼儿向大家介绍自己做的粽子和给粽子起的名字。

2、教师对幼儿的表现进行表扬。

教师:老师在绘画区准备了很多的画纸和画笔,小朋友们去画出一副自己心里的端午节吧!

活动延伸:

1、艺术领域:画龙舟。

2、语言领域:讲述屈原的故事。

3、手工活动:做五彩绳。

端午课教案推荐8篇相关文章:

排球课教案8篇

过端午节作文推荐8篇

小班体能课教案8篇

玩具课教案模板8篇

端午记作文600字推荐8篇

舞蹈课幼儿教案8篇

音乐游戏课教案8篇

节约粮食班会课教案8篇

体能课活动教案8篇

写端午粽的作文推荐8篇

端午课教案推荐8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76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