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勋心得体会6篇

时间:
Trick
分享
下载本文

心得体会是一种积极的表达方式,可以传递正能量给读者,准备好心得体会可以让我们更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让读者更容易理解,28范文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功勋心得体会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功勋心得体会6篇

功勋心得体会篇1

提到审计人,你最先想到什么,是日复一日的案前查账、是不苟言笑的严肃面庞,还是上班路上的行色匆忙?在高校媒体记者走进审计一线”的暑期实践活动中,我们有幸近距离接触到审计署京津冀特派办的审计人,感受他们平凡而伟大的美。

敬业奉献之美

入职7年的审计人李青这样形容自己,“我们是奋斗在审计一线的战士。”“战士”二字,说起了容易,做起来需要不一般的坚毅。

几天的走访让我们深刻体会到这句话的含义:光看看数字、听听汇报是做不好审计的,审计不能完全依赖于查阅资料,更需要实地走访核查。比如在扶贫审计中下田头查看政策调整后百姓的收成,访农户核实补助资金的分配情况,上房梁查看光伏扶贫是否真正落到实处……

国家绝不只是翻账本,审计人更像一项庞大系统工程的监督员。他们用敬业与奉献精神诠释着最美审计人的形象。

扶贫审计人胡伟回忆道,有一年寒冬,审计人员走访深山中的贫困户进行实地取证,为了保证证据的及时与完整,他们在深山中顶风冒雪跋涉4个多小时,争分夺秒,1人走访5户人家,终于在有限时间内及时取回了关键性证据。

还有一次下乡走访,因为乡内食堂条件有限,当天中午每人只有一碗白面条。冬天的严寒透过门帘缝隙侵入食堂,椅子冰得无法落座。奔波一上午的审计人员就站立端着碗解决了午饭,而后立刻以饱满的热情投入接下来的审计。

这份敬业令人钦佩,这种奉献感人至深。审计人的敬业奉献之美,蕴含着对“审计”二字的敬重,承担着对国家百姓的责任。他们哪怕自己苦一点累一点,也要把工作做到极致,让国家政策真正落实到百姓身上,让百姓感受到党和国家的温暖。

扶贫审计人胡伟向记者介绍扶贫审计中难忘的经历 孙家程/摄

勤学善思之美

审计工作的一大特点是,无时无刻都充满了挑战。每一个项目,每一天的工作,审计人都需要接触不同的事物,与社会各界人士打交道。90后审计人何旭告诉记者,“刚入职,时常会感到自己处于一种无知的状态,因为每天都要面对新事物,掌握新知识,经常感觉自己什么都不会,唯一让自己安心的就是更加积极主动地去学习。”他说,现在想想,“正是这样的认知,才能促使自己不断提升自我,养成持续学习的习惯。”

何旭将审计人的这种学习意识概括为“好学,勤学,善学”。其实,这种持续学习的品质在每一位审计人身上都有所体现:老一辈审计干部虚心学习计算机技术,借助科技的力量推动审计;年轻审计人积极学习审计知识经验,一步步从青涩小白蜕变为审计铁军……每一个审计项目都是一次学习,甚至与不同的人打交道也是一种学习。

用一位审计人的话说:“如果不把被审计单位的东西学懂吃透,自己心里都觉得没有底气。”学无止境,转益多师。这种不断学习的精神,成就了审计人独特的“美”。

审计青年与我们分享自己从审以来的学习体会与心路历程 孙家程/摄

崇高温情之美

尽管“5+2”、“白加黑”是审计工作的常态,许多审计人在面对更加轻松、待遇更好的职业时,依旧选择坚守审计岗位。

本硕都是计算机专业、如今已在京津冀特派办工作14年的石岩峰表示,相比于自己同专业的大学同学,从事审计工作的自己在他们中间“工资的确不高”。“但这就要看个人追求了,”石岩峰说,“每个人的追求不一样吧。可能有些人追求更高的收入、更悠闲的生活;但对我来说,我所做的事情能够推动国家政策落实,能够让老百姓的生活得到切实改善,由此获得的内心喜悦与自我成就感,是多少钱都换不来的。”

审计青年小李也表示,“审计是一个让人良心安稳的工作”,从事审计职业带给自己一种“被需要的幸福”。

审计人不是没有选择更轻松、更高薪职业的机会,恰恰相反,他们见过了大千世界的繁华,却依旧选择坚守审计。初心也好,信仰也罢,支持他们走下去的,一定不是物质层面的报酬。我更愿意将其理解为一种人性的光辉,一种脱离了小我利益与物质追求的崇高之美。

有选择就会有牺牲。忙碌的工作背后是与家人的聚少离多。但也正因相聚不易,审计人会更加珍惜与家人相处的时光。

审计人胡伟将妻儿的合照设置为电脑桌面,一用就是十几年,“从来没有换过”。他指着照片上的小男孩说,“这是我儿子,儿子照相总不爱睁眼”,半开玩笑的的话语,语气和眼神中却满溢着一位父亲的慈爱;有的审计人出差在外,于百忙中挤出一点时间和家人视频,哪怕只是晚上短短几分钟;有的审计人说,自己的成就里有家属一半的功勋……

工作上,他们是当之无愧的审计铁军,守护正义,顾全大局;生活中,他们是平易近人的普通人,热爱生活,侠骨柔肠。审计人不是机械的工作狂,而是和我们一样有血有肉的普通人,在他们坚强铠甲的背后,同样有温柔长情的牵挂。回到家中,他们是好父亲、好丈夫、好妻子、好儿女。如果说他们和我们有什么不同,那就是他们在小我幸福与国家利益之间,毅然选择以后者为重,而将自己的儿女情长,悄悄珍藏心底。

审计人的美是多种多样的,他们敬业乐业,为国家与人民的利益鞠躬尽瘁,不求回报;他们勤学善思,用行动与努力不断充实自我,更上层楼;他们看过千帆过尽的繁华,却依然坚守滚烫质朴的初心;他们用一腔孤勇打磨百炼成钢,亦有三分柔情行至山高水长。

初心滚烫,热血未凉,他们对审计事业爱得深沉,对国家与百姓爱得深沉!谨在此向他们致敬——我们最美的审计人。

本文源自中国青年报客户端。阅读更多精彩资讯,请下载中国青年报客户端(app.cyol.com)

功勋心得体会篇2

读袁隆平,读“杂交水稻”之父,我可以从中读出精神,读出品质,读出境界。

读袁隆平,我知道人要有一个伟大的理想。

“让所有人远离饥饿”。多么伟大的理想啊!多么崇高的追求啊!这是人类千百年来的梦想,是无数英雄为之努力的方向。凡成功者,必定有坚定而明确的理想。他们把理想作为自己人生的航标,披荆斩棘,勇往直前,直达自己理想的彼岸。在理想的指引下,袁隆平宛如上紧弦的发条,拉满弓的锐箭,展示出常人所难以想象的意志和力量,越过让常人望而却步的艰难险阻。终于,他实现了他的夙愿:用占全球8%的耕地养活了占全球22%的人口,他让中国人远离了饥饿。

读袁隆平,我知道要想做事业,必须先学做人。

只有做一个老老实实的人,才能踏踏实实做事;只有做一个淡泊名利的人,才能一心一意做事,只有做一个坦坦荡荡的人,才能明明白白做事。如果袁隆平贪图名利,他可能早已是亿万富翁;如果袁隆平贪图享受,他也不用以七十六岁的高龄流连于稻田之间。他是真正想为人民做点实事,为农民增收,为国家分优。

读袁隆平,我知道机遇宠爱有准备的人。

从查得威克发现中子,到中国科学家合成人工胰岛素。他们遇到机遇,获得成功,哪一个不是做了充分的准备,哪一个不是经历了数千次的实验呢?有位名人说得好:“当你一切准备工作就绪时,就可以考虑机遇了!”是啊,机遇永远偏爱有准备的人。

读袁隆平,我知道运动是很重要的,因为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试想,如果所有的科学家都健康长寿的话,那么,我们的社会将会增添多少新的发明创造啊!每次听到有风华正茂的科学家去世,我都会为他们感到惋惜,为国家失去人才感到痛惜。经常运动,使自己身体健康,有了强健的体魄,才能为人类多作贡献。袁隆平七十六岁了,仍然能在实地实验,这与他平时经常运动,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有直接的关系。

读袁隆平,使我的精神得到升华;读袁隆平,使我的心灵得到美化;读袁隆平,使我的生命得到增值。

功勋心得体会篇3

“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热土一抔魂”是在艰苦革命年代下先辈们为新中国建立而不懈奋斗的真实写照。他们中,有人在黑暗中寻找光明,有人在危难时逆行而上,有人在平凡中铸就伟大,还有人在刹那间成就永恒……

?无声的功勋》便是一部向在黑暗中寻找光明的英雄致敬的纪录片。从保卫党中央机关的钱壮飞到扼住蒋介石脉搏的沈安娜;从侠肝忠胆写传奇的李士英到两根金条创传奇的秦邦礼,一位位革命先辈们在风华正茂的年纪里原本有着更多的选择,他们却坚守着为了新中国的建立奋斗终身的伟大信仰。他们信念如磐,在暗夜和硝烟的考验下,用无比的忠诚和最宝贵的青春岁月,谱写下一曲无名英雄的壮美赞歌。看完先辈们的英雄事迹后,我的心里久久不能平静,他们用鲜血和生命为我们这些后辈换来的和平盛世,作为新一代青年的我怎敢不好好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上就是一秘为大家整理的9篇《观看无声的功勋心得体会》,希望可以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功勋心得体会篇4

岁月不居,不知不觉间,已经到了上有老下有小的年纪。一些时候,自觉不自觉地,会出现几分精气神不够提振、春困秋乏的现象,表现为对日常工作的“撞钟”思维,表现为写稿上的“吃老本”心态。午休时间,学习《典故后面有故事》第九集:这位“90后”让世界1/5的人吃上饱饭,颇有晨钟暮鼓、当头棒喝之感,一时间,睡意全无,思之良久,竟汗流浃背,其神采令人“心甚向往之”。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兵,平凡人也要用心追梦,不可甘于平庸。伟大时代由伟大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共同创造,这世界没有天生的英雄,有的只是平凡人坚守中的不平凡,有的只是平凡人奋斗出的不平庸。人民院士袁隆平的成功来自于数十年间,一以贯之的不懈追梦,这梦想背后,是但求百姓食无忧的父母之心,是世间再无饿殍人的凌云之志,是忠诚于党和人民事业的赤子之心。为此,他不断攀登科技兴农新高峰,创造了这一领域的历史高度。20xx年11月2日,团队研发的杂交水稻,双季亩产突破1500公斤大关,适应不同气候、不同土壤、不同水质的新型水稻取得一个又一个突破,解决了世界1/5人口的温饱问题,让中国人把自己的饭碗端得牢牢的,把心放得稳稳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袁隆平的追梦人生令人钦敬,令人击节赞叹。

不敢比就没有进步,对照先进,学然后知不足,知耻近乎勇,善莫大焉。梦想,有着催人奋进的力量。关于梦想,从一个90岁的大科学家口中道来,更加具有激荡人心的力量。和袁隆平“放在古时可以修庙”的伟绩比起来,或许,作为普通党员的我,似萤火微光可以忽略不计。但90岁的袁隆平依然时刻警醒自己,“不能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依然醉心于提升杂交水稻产量,醉心于科技兴农大业。这份一生一事、一以贯之、慎终如始的激情、活力,巨大的张力、韧力,宏大的决心、毅力,着实令人心折。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岂可坐井观天、故步自封?岂可因为一时的遭际就一蹶不振,岂可因为一时的困难就止步不前?党员干部当在融入党和人民事业的'奋斗中,一天有一天之得、一天有一天之进益——青春岂可无梦,人生岂可不追梦!

多想,将来也成为“90后”的我们,依然可以心中有梦,依然可以执着追梦。依然可以像90岁的袁隆平一样,“我梦见我们试验田里的超级水稻,长得有高粱那么高,一人多高,穗子有扫帚那么长,籽粒有花生那么大,我就跟我的助手一起,就坐在稻穗下乘凉”。“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党员干部当“志存高远、脚踏实地,不畏艰难险阻,勇担时代使命,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之中,为党、为祖国、为人民多作贡献”。为梦想而奋斗的人生本身就是一种深深的幸福,惟奋斗者进、惟自胜者强,党员干部当以“大我”砥砺“小我”,以时不我待的担当,立足本职岗位、主责主业,在平凡的岗位上,发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以研究之心对待工作,将工作当事业干,将工作当事业闯,在不断推进高质量发展新征程,在更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中,拼搏奋斗、矢志奉献,书写青春不负韶华、不负时代、不负人民的新篇章。

功勋心得体会篇5

共产党,一个神圣而庄重的名字;共产党,一个无法磨灭的记忆;共产党,一个名垂青史的丰碑;一把镰刀一把锤子,构成了我们敬爱的党。今年,我们伟大的党已经走过了100年的光辉历程。100年来,经过多少风风雨雨,经过多少拌拌磕磕,共产党引领人民奋起,写下了彪炳千古的光辉诗篇。100年啊!是共产党这一盏明灯,带领中国人走出困境,让中国民族屹立于世界之林。这是一个奇迹,更是100年来奋斗的见证。

旧时的中国,是一个被称为东亚病夫的黑暗社会,当时的百姓不但要忍受封建统治的剥削,还要忍受帝国主义的压迫,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的确,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1840年后,中国的仁人志士便前仆后继,踏上了救国救民的道路;还记得太平天国运动时人民的恼怒,亦记得五四爱国运动上群众的愤恨;还记得戊戌变法时国人的急切,亦记得辛亥革命时孙中山的言语……虽然这一切最终只是杯水车薪,但却使共产党产生了萌芽。终于,邻邦俄国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让共产党在中国横空出世。

战争期间,共产党员更见彰显了自身对党的忠诚,书写了一个个可歌可泣的故事,年仅十四岁的刘胡兰,在敌人面前坚贞不屈,大义凛然,她从容不迫的走到铡刀下,用自己短暂的青春年华,书写了生的伟大,死的光荣的永恒诗篇;战斗英雄董存瑞,为了开辟祖国的胜利道路,用身体做支撑点,炸毁了敌人的暗堡,同时献出了宝贵的生命;黄继光为占领敌人阵地,在自身多处负伤的情况下,奋不顾身地用胸膛堵住了枪口,牺牲了。在这些烈士身上,我们看到了共产党员的浩然正气,更看到了他们风采。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的党员仍没有停止探索的道路:袁隆平杂交水稻的诞生,解决了十三亿人口的粮食问题;钱学森竭力摆脱美国的阻挠。成了两弹一星的功臣;邓小平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实现了祖国的进一步统一;李四光寻找大油田,摘掉了祖国贫油的帽子。这一切在共产党的英明领导下进行的有条不紊,从而使祖国由百废待兴变得繁荣昌盛,让世界人民刮目相看。

看今朝,神五神六顺利升空,天宫一号和神州八号成功对接,以及世博会,三峡工程,西部大开发的实施都见证了党的广阔前景。

就在我们身边,依然每天都发生着天翻地覆的变化。三项整治彻底改变了交城的面貌,五大转型深刻地影响着交城人民的生活方式,三大跨越将塑造着交城美好的未来。

同学们,胸前的红领巾,是亲爱的党对我们的深厚寄托,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还需要一代又一代人长期的艰苦努力,这也正是我们年轻一代的使命。我相信我们一定能完成这个使命,让我们充满豪情,在党的光辉沐浴下,迈向未来!创造更美好的明天吧!

功勋心得体会篇6

原标题:激扬英雄气 奋进新征程

英雄闪耀强军征程,荣誉激发建功热情。

2021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印发《军队功勋荣誉表彰条例》。一年来,全军各级深入贯彻新时代军队功勋荣誉表彰制度,广泛开展新时代立功创模活动,持续兴起争当强军先锋、争创示范标杆、争做英雄模范的热潮,激励广大官兵以练兵备战为舞台,化军功荣誉为动力,竞相战位立功、岗位建功,涌现出以“八一勋章”获得者杜富国、钱七虎、聂海胜和“模范地空导弹营”空军地空导弹兵某营等为代表的一大批英模典型。全军各个方向、各条战线,立功创模、昂扬奋进蔚然成风,官兵身边可学可做、可追可及的典型,犹如朵朵浪花奔腾涌现、汇入强军洪流,推动聚力强军打赢成为军营主旋律,建功强军事业成为官兵最强音。

习主席深刻指出,“发挥党和国家功勋荣誉表彰的精神引领、典型示范作用,推动全社会见贤思齐、崇尚英雄、争做先锋”。回望我军95年光辉历程,一大批视死如归的革命烈士、顽强奋斗的英雄人物、忘我奉献的先进模范,前赴后继、砥砺前行,有力促进各个历史时期军队使命任务的圆满完成,成为中华民族闪亮的坐标。当前,我们大踏步走在如期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上。开局关系全局,起步决定后势。在此节点,响鼓重锤、奖优励先,激励官兵鼓足干劲、接续奋斗极为关键、至为重要。当此之时,也正是新时代军队功勋荣誉表彰制度体系全面重塑落地后的第一次集中评功评奖,可以很好地推动新时代立功创模活动深入开展,发挥新荣誉、新待遇、新证章的强大激励效应,感召官兵崇尚先进、见贤思齐,对标一流、争做先锋,汇聚起奋斗强军的磅礴力量。

依法施奖方能奖出其效,褒扬英模就会英模涌现。各级要按照《军队功勋荣誉表彰条例》和《军队功勋荣誉表彰实施办法》,按绩施奖、精准施奖,重点区分战备训练、教育管理、国防科技、服务保障等4种情形,严把标准条件,严格程序要求,确保奖当其人、奖当其绩,评出导向、评出干劲。一名典型就是一面旗帜。要利用军营广播电视、橱窗展板、强军网等载体平台,广泛宣扬先进事迹和优秀品质,让模范典型广为人知、深入人心,教育引导官兵学习先进、争当先进、赶超先进。要落实功勋荣誉表彰相关待遇,举办颁授仪式,建好荣誉场馆,记载名录功绩,做好送喜报、走访慰问、解难帮困等工作,用好用活各项激励手段,让功勋荣誉表彰获得者体会到实实在在的获得感、荣誉感。

强军高歌进,建功正当时。广大官兵要积极投身新时代立功创模活动,以英雄模范为榜样,始终保持昂扬奋进的精神状态,始终保持强军有我的使命担当,坚决听党指挥,聚力练兵备战,矢志奋斗奋进,以新气象新面貌开局起步,以新功绩新成就续写荣光,奋力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本报评论员)

功勋心得体会6篇相关文章:

培训体会总结心得体会精选6篇

环境工作体会和心得体会6篇

警钟心得体会6篇

毒品体会心得体会6篇

教师校本培训心得体会培训心得体会6篇

家访体会与心得体会6篇

卫生体会心得体会优质6篇

石油心得体会6篇

小学心得体会6篇

垃圾分类体会心得体会模板6篇

功勋心得体会6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18353